正文 附錄(2 / 3)

2月作《古史討論讀後感》。7月始寫《中國禪學史》。10月推薦王國維為清華學校研究院院長。《胡適文存》第二集出版。《現代評論》出版。這年國民黨改組,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5歲

2月參加北京執政府的善後會議。3月應聘為“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國會員。10月由北京到上海治病。11月《老殘遊記序》脫稿。12月作《兒女英雄傳序》。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廣東國民政府成立。

1326年36歲

7月出國,到倫敦參加“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議”。12月到美國。曾做學術講演多次。這一年北京發生“三一八”慘案,廣東開始北伐。

1927年37歲

4月由美返國,5月底回到上海,與徐誌摩等創辦新月書店。7月到12月在上海寫作與講學。開始寫《白話文學史》。11月作《官場現形記序》、《重印乾隆壬子本紅樓夢序》。蔣介石在上海實行清黨反共,發生“四一二”事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江西爆發了“八一”南昌起義。

1927年38歲

3月受聘為上海中國公學校長。5月赴南京出席全國教育會議。7月《禪學古史考》脫稿。12月《白話文學史》(上卷)出版。《新月》月刊出版,第一期上有《考證〈紅樓夢〉的新材料》一文。

1929年39歲

1月作“中國科學社的社歌”。5月作《人權與約法》、《知難行亦不易》。6月作《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滸傳序》。12月《荷澤大師神會傳》脫稿。10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發布對胡適的警告令。

1930年40歲

4月作《我們走那條路》。5月辭中國公學校長職。9月《胡適文存》第三集出版。11月作《介紹我自己的思想》。11月全家搬至北平。12月《胡適文選》出版。

1931年41歲

1月赴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第五次常會,會議決定與北大進行經濟合作、重整北大。4月作《與錢穆論秦時及周官書》。5月作《王小航先生文存序》。7月作《崔述的年譜後記》。是年發生“九一八”事變,日本進攻我東北三省。

1932年42歲

2月任北大文學院長兼中文係主任。5月《獨立評淪》第一期出版,《中國中古思想小史》出版。7月作《論學潮》。9月作《中國政治出路的討論》、《慘痛的回憶與反省》等文。是年在上海爆發“一·二八”抗戰。胡適被聘為國難會議會員,曾參與提出過《國難期中一致禦侮案》。12月到武漢大學講學,並與蔣介石第一次見麵。

1933年42歲

1月改定《評論近人考據老子年代的方法》。3月與丁文江、翁文灝到保定見蔣介石。返京後作《全國震驚以後》。4月作《我的意見也不過如此》。6月赴美講學。7月在芝加哥大學講《中國文化的趨勢》共六次。8月在加拿大出席太平洋協會第五次大會。10月回國。

1934年44歲

1月作《報紙文字應該完全用白話》。5月《說儒》脫稿。8月作《教育破產的救濟方法還是教育》。9月作《大眾語在那兒》。

1935年45歲

1月5日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學法學名譽博士學位。3月作《試評所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4月作《我們今日還不配讀經》、《紀念“五四”》等文。6月作《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10月《胡適論學近著》出版。12月作《再論學生運動》。是年被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評議會評議員。這年北平爆發“一二·九”運動。

1936年46歲

5月作《中國的高等教育》、《敬告宋哲元先生》等文。7月赴美出席第六次太平洋國際學會大會,討論太平洋西部的問題,指責日本阻撓我國的建設。29日當選為副會長。12月回國;西安事變發生。

1937年47歲

7月出席廬山會議,並在廬山暑期訓練團講《顏實齋哲學及其與程朱陸王之異同》。9月赴美作國民外交工作。10月20日見美國總統羅斯福,希望他放棄妥協思想,用明快的眼光來判斷是非,這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爭開始。

1938年48歲

9月被國民黨政府任命為駐美大使。10月5日在華盛頓就任。這年第一次發心髒病。12月29日致電汪精衛反對和議。

1940年50歲

12月17日安徽績溪上莊村人為慶祝胡適50歲生日,將上莊村改名為“適之村”。

1942年52歲

9月8日被解除駐美大使職務;移居紐約從事學術工作。是月,發表英文的《中國思想史綱要》。

1943年53歲

居紐約。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從是年起開始作《水經注》的考證工作。

1945年55歲

上半年在哈佛大學講《中國思想史》。9月國民黨政府委之為國立北京大學校長。10月作《1911—1912年的中國革命》。這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