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成都公管菜方言趣對(2 / 2)

公館西湖醋魚

酸對甜

粗對細

名貴對珍稀

濃香對淡雅

草堂對蘇堤

除魚腥

去汙泥

水燙對火力

增鮮不碼味

滑嫩免穿衣

蜀地作料蜀地味,烹調技藝見高低

中外馳名

中國杭州名菜

淡而不薄

公館西湖醋魚

野史:城北美食家問:西湖醋魚為何被冠以“公館”二字?主人日:

“蜀人喜複合味,醋魚傳人四川後,味型已稍有變化,現冠以‘公館’二字是為避被人打假耳。”美食家願聞其詳,主人日:“抗日戰譬爆發後,國民政府遷重慶。範紹增主動諺纓出川抗日,範大智若愚,人稱哈公,為了籌軍餉,竟用上清寺豪宅‘範莊’向國民政府作抵押。時,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等要員均住範莊。範為籠絡孔之愛女蔣介石甥女孔二小姐,以三十塊銀元一桌的高價,公開招名廚承辦下江菜。”美食家問:“何人接了此招?”主人日:

“川東名廚廖青亭。”廖為巴縣人(建國後被選為重慶市政協委員),頭腦靈活,藝納百川,以二十多道精美下江菜,使赴宴的江浙籍大員,吃得笑逐顏開。其中尤以西湖醋魚是廖的經典之作,采用滾水燙活魚,魚不粘鍋、不碼味、不穿衣的做法,魚肉極為嫩滑,同時還在單一的糖醋中,稍加了一點糊辣味.使該菜在二十多道下江菜中脫穎而出。席中,言行放肆的孑L二小姐拉著哈公的耳朵道:“哈哥不‘哈’!”抱著範的頭就是熱辣辣的一吻,嚇的範麵如土色,雙手直搖:

“使不得,使不得。”泥烤叫化童子雞文對武

舊對新香料對味精鮮香對細嫩

紅燒對清蒸沒鍋灶

缺碗盆

煨烤對煙熏路迪招討使

伸手大將軍荷葉筍殼包紮好

沙土稀泥糊滿身奇異吃法

泥烤叫化童子雞改良製作

公館另有烹調人

軼聞:四川近代史作家著名美食家李劫人先生曾經在成都指揮街開設“小雅”餐館,他說:

“叫化子雞如果按傳說的方法去做,一定有雞屎臭,因此必須師其法而改良之。而公館裏做出來的叫化子雞,不但不臭,而且香得很哩!所以,沒有人敢說他做的叫化雞是絕對正宗的,因為越正宗越不能吃,越是真傳越沒有人敢吃。”所以泥烤叫化童子雞,請放心品嚐,此乃經公館菜主人改造過的名菜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