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西壩豆腐(2 / 2)

“向創造出豆腐文化的西壩人致敬。”女英雄丁佑君的同學馮亞群先生,今年來方德飯莊吃了西壩豆腐,激動不已,自動題寫了“誠招天下客”的匾額贈給方德。

在西壩,除了方德飯莊和三八飯店之外,還有沫溪河度假村供應西壩豆腐菜肴,但據說那裏的廚師不屬於“楊俊華係統”。建新村老年協會的新貿茶園賣的西壩豆花也是一絕,但也與楊俊華無涉。

以楊俊華為創始人的西壩豆腐烹調技藝,早已傳播到外地。楊俊華的兒子在樂山城區王浩兒附近開辦了主營西壩豆腐的“楊氏飯店”。楊俊華的徒弟劉中林現在位於樂山港的“西壩豆腐大酒店”裏擔任主廚。楊俊華的徒弟饒興富、徒孫餘紅等人,則是傳播西壩豆腐烹調技藝的“遊擊隊”——哪裏請他們去傳授技藝,他們都欣然前往。餘紅十五歲開始磨製西壩豆腐,十八歲開始跟饒興富學做西壩豆腐菜肴,現在才二十七歲,雖還沒有去考領什麼廚師證,可他的“大名”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他先後被聘請到成都、重慶、武漢、衡陽、長沙、孝感、濟南、鄭州、西安、昆明、西雙版納等地傳授豆腐菜肴的烹調技藝。去年,廣西貴港楊翔飼料公司舉辦年會,派人專程前來西壩,重金聘請餘紅師徒二人前去指導當地廚師做一頓供1860人吃的豆腐宴。與會者品嚐後,無不稱讚。

但是,餘紅歎息說,他在外地用心盡力地做了那麼多豆腐菜肴,可都沒有西壩豆腐好吃。外地豆腐和西壩豆腐雖然都叫豆腐,但它們有“質”的差別,這就如同女人一樣,有的美如天仙,有的醜似夜叉,差別很大。西壩豆腐的特性是極為細嫩、綿軟,它比腦花更細嫩,比日本人愛吃的生魚片更綿軟。在這一方麵,外地豆腐是望塵莫及的。西壩豆腐為什麼會獨具這一優點?這與西壩特有的水質有關。西壩古鎮枕著一條水平如鏡的沫溪河,她從西邊莽莽蒼蒼的深山密林蜿蜒流來,不僅在地麵上流淌,而且滲入古鎮地下,孕育著世世代代的古鎮人。西壩豆腐就是用這樣特殊的水磨製的,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樣特殊的水,也就沒有特別細嫩綿軟的西壩豆腐。餘紅所在的民益村,瀕臨沫溪河,磨製豆腐的專業戶就有三四十家。他們在家園裏打井,常年汲水磨製豆腐。在岷江通航的時候,每天一早趕去樂山城區賣豆腐的專業戶就要坐滿兩條汽劃子。餘紅最後概括說:西壩豆腐之所以比其他豆腐好吃,第一是因為西壩的水質好,磨製出來的豆腐特別“優秀”;第二是因為有師爺爺楊俊華流傳下來又經他的徒子徒孫繼承發展的西壩豆腐烹調技藝。西壩豆腐是這二者結合的產物。

西壩豆腐菜肴有近百道之多,現將其主要的幾十道開列於後,供美食家們欣賞:

以口味命名的:三鮮豆腐、海味豆腐、五香豆腐、六味豆腐、酒心豆腐、麻辣豆腐、怪味豆腐、糖溜豆腐、火鍋味豆腐……

以用料命名的:臊子豆腐、雞絲豆腐、白油豆腐、香油豆腐、肉片豆腐、金鉤豆腐、什錦豆腐、金腹豆腐、腦花豆腐、鯰魚豆腐、排骨豆腐、雞腎豆腐、魚肚豆腐、魚丸豆腐、魚片豆腐、鍋巴豆腐、八寶豆腐、牛肉燒豆腐、肥腸燒豆腐、鱔魚燒豆腐、魚鰍燒豆腐、鮮魚燒豆腐、黃辣丁燒豆腐、豆汁甜黃菜豆腐……

以做工命名的:雪花豆腐、熊掌豆腐、繡球豆腐、口袋豆腐、七彩豆腐、一品豆腐、二白豆腐、四喜豆腐、雞抓豆腐、水滸豆腐、燈籠豆腐、脆皮豆腐、素瓤豆腐、芙蓉豆腐、桂花豆腐、香炸豆腐、響鈴豆腐、菱角豆腐、菊花豆腐、拔絲豆腐、華誕豆腐、雀巢豆腐、蓮蓬豆腐、珍珠豆腐、飄香豆腐、金箱八寶豆腐、酥皮雞糕豆腐、烏龍穿白玉豆腐……

湯類:素豆腐湯、三鮮豆腐湯、排骨豆腐湯、海味豆腐湯、蹄花豆腐湯、砂鍋豆腐湯、五彩豆腐湯……

以用料和做工命名的多數豆腐菜肴,其味道可作多種變化,如可以做成鹹鮮味、家常味、麻辣昧、魚香味、糖醋昧、甜味、怪味等多種,能讓食客隨意選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