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指望蔣介石帶兵打仗,所以盡可能地遷就他,特地撥給他一百五十萬元作為特別費,辦黃埔軍校的每月經費七十餘萬元還照支不誤,因此黃埔軍校被譏諷為全世界花費最大的軍校。
蔣介石花錢如流水,別說政府不富裕,就是有座金山銀山,也禁受不起。加之他獨斷專行的作風,更加引起了國民黨左派的不滿,企圖用黨紀和政紀製約蔣介石,蔣介石哪裏肯受這幫文人的約束?於是與左派之芥蒂日深,因此策動“中山艦事件”,削弱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的力量,然後又發動更大規模的“四一二”政變,與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撕破麵皮。
“四一二”事變之後的兩天,有共產黨員參加的武漢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議決罷免了蔣介石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職務,並開除其國民黨黨籍,通令嚴緝歸案究辦。蔣介石還以顏色,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至此形成了相互對立的武漢政府和南京政府。
驅逐了蔣介石,武漢的國民政府基本上由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組成。
武漢國民政府的日子並不好過。長江作為華中地區通往富庶的江浙一帶的水上大動脈,被蔣介石切斷了。外國銀行紛紛倒向蔣介石一方,武漢的外資銀行大量關閉,不同武漢貿易,上海與武漢之間的貨幣彙兌幾乎停止。蔣介石掌握了中央銀行發行鈔票的權力,武漢政府隻能印發“國庫券”聊以度日,國庫券最小的麵值是五元,商人都不願意使用。許多小商販和人力車都停了市,武漢商業和金融一片蕭條。
兩湖地區的工農運動,對武漢政府的經濟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北伐戰爭開始的時候,共產黨提出了“一切權利歸農會”的主張,湖南、湖北一帶的農民運動勢如燎原,農民協會的勢力不斷擴大,有組織的農民已經達五百萬之巨。農會會員們刺探軍情、組織支前參軍,在軍事上幫了北伐軍很大的忙。
農民支援北伐,主要原因是革命覺悟,但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則是直接的驅動力。農民兄弟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一點也不比城市人差,一旦這種欲望被點燃,能量將是巨大和不可遏製的。
湖南農民運動是最轟轟烈烈的,有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為證。
翻身的農民光棍漢衝進地主家小姐的閨房,雖然不能摟得小姐在懷,也要在香噴噴的繡床上滾一滾,把身上的泥巴沾在繡花被上,以表達對幸福的渴望。
湖南農民協會勢力之大出乎人們的想象,竟然達到可以壟斷一些重要商品市場的程度。
比如進口商品市場。當時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商品已經廣泛滲透到長江流域,從鍾表、香水等奢侈品到針線、鐵釘、暖水瓶、小剪刀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無不是外貨充斥。其中最大宗進口的商品是煤油,幾乎被“美孚”、“亞細亞”兩家外國公司壟斷。
當時中南地區除少數城市使用電燈照明外,農村和小城鎮都用煤油燈。這兩家公司為打開中國市場可謂是不惜血本,開始農村不認煤油,大多以燈盞盛菜油照明。美孚公司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花費巨資特意定做了很多小洋燈,隻要購買美孚的煤油就白送給小洋燈。中國的老百姓嚐試之後,發現煤油燈不僅亮度大,油煙比菜油少,而且價錢也不貴,這才逐漸接受了煤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