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整治同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3(2 / 3)

和府修建完畢後,乾隆帝趁機到和珅家來遊玩,還叫了一幫大臣隨駕,和珅深感榮耀。乾隆帝遊玩到後花園中時感覺累了,便來到涼亭休息,無意間見到涼亭上“竹苞”二字,饒有興趣地問道:“這書法飽滿遒勁,名字不俗,匾額是何人所題?”

和珅正想顯擺一下,就趕緊回稟皇上:“匾額出自紀曉嵐之手,名字也是他起的。《詩經》中有‘如竹苞矣,如鬆茂矣’,此處風景正合此意。”

乾隆盯著匾額細看了一會兒,突然哈哈大笑,指著匾額說:“紀昀這個人,倒是真有意思。‘竹苞’二字,意境倒也不錯,用在這裏卻是別有一番新意,哈哈。你再仔細看看,此中暗藏著什麼玄機?”

陪同的大臣也是飽學之士,早有人看出了問題,心中暗自發笑,卻又不好說破。和珅還是不解,有些納悶地侍立一旁,隻好回答:“奴才實在看不出來。皇上明察秋毫,還請賜教。”乾隆帝大笑道:“紀昀在變著法子罵你呢!此二字拆開便是‘個個草包’,豈不有趣得很!”

和珅見紀曉嵐罵了他還讓他看不出來,他還在這裏賣弄。現在丟人丟到皇上這兒了。和珅氣憤卻無法怪罪紀曉嵐,隻怪自己沒看出來。不過,和珅趁機恭維道:“這都是皇上意會,恰巧為陛下今日遊園助興。奴才能為皇上增加一點兒樂子,實在是奴才的榮幸嗬!”

和珅為了哄皇上高興,不惜拿自己開涮,真是令人佩服。乾隆受了和珅的奉承,隻覺得如沐春風,道:“紀昀有才氣,和珅有雅量。平日裏以文字開開玩笑,也是文學佳話;在朝中應該同心協力,為朝廷出力。”

和珅覺得這畢竟是很沒麵子的事,他決定找機會報複紀昀。和珅黨羽眾多,眼線極廣,機會很快被他找到了。

不久,江蘇揚州爆發了一件大案——兩淮鹽引案,朝野震動。紀曉嵐有一個兒女親家盧見曾,字抱孫,號雅雨山人,時任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平時慷慨好義,結交士人,賓客眾多;朋友有了困難,他經常慷慨解囊,有時甚至不惜挪用公款。和珅暗暗查到此事,添油加醋地向乾隆稟報,稱盧見曾犯有貪汙大罪。乾隆帝勃然大怒,下令朝廷議罪,結果是抄家查辦。

和珅故意給紀曉嵐放出風聲,把盧見曾的罪行說得很嚴重,紀曉嵐不免心急如焚:盧見曾落到和珅手裏,難保是什麼結局,。思來想去,紀曉嵐有了辦法。他找來一個空白的信封,裏麵裝一點兒茶葉,用加鹽的麵糊封好口;然後裝人一個精製的盒子中,派人火速送往揚州盧家,就說裏麵是古玩,請親家仔細玩賞。

盧見曾接到信後,心中疑惑。他素知紀曉嵐善於玩文字遊戲,仔細琢磨一會兒,終於悟出,這表示是“鹽案虧空,查封”。紀曉嵐正是借此報信,要他有所準備。盧見曾趕緊轉移一些財產,不久果然案發。最後朝廷抄家時,由於盧見曾事先準備,家產並沒有損失多少。而紀曉嵐給盧見曾報信隻用了一個空信封,朝廷自然沒有證據。

和珅卻不死心,他四處派人調查,得知紀曉嵐曾經在查案之前給盧見曾送信,於是一口咬定是紀曉嵐走漏了消息。乾隆傳令搜查盧見曾的信件,一無所獲。和珅很納悶,命令嚴加刑訊,盧見曾死不認賬。但是他的孫子盧蔭恩扛不住酷刑,供出了紀曉嵐。乾隆惱怒,立即召見紀曉嵐詢問事由。紀曉嵐隻說自己並未事先透露一句話,請聖上明察。

乾隆大怒,紀曉嵐隻好陳述了事情的過程,並磕頭請罪道:“陛下管理官員大臣,是按照律法執行,合情合理。微臣一念之差,隻顧私情,罪有應得。請皇上治微臣之罪。”

和珅在文學上無法和紀曉嵐相比,這一次終於戰勝了紀曉嵐。兩淮鹽商看到盧見曾失勢。可謂牆倒眾人推,紛紛作證,說他貪汙索賄。再加上和珅背後指使。盧見曾被判絞刑,紀曉嵐也因為私自通風報信,被流放烏魯木齊,發配充軍。

紀曉嵐雖然別發配,但心態很好。他的朋友為他餞行,他仍然談笑風生。和珅聽說後,一心要看看紀曉嵐出醜,看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於是不請自到。眾人知道紀曉嵐詞語路途遙遠,路上難免悲傷,所以隻聊一些閑話,並不提送行之事。和珅卻不饒他,舉著酒杯幸災樂禍地作了一首詩道:

有水為清,

無水也為青,

去水添心便為情。

不看僧麵看佛麵,

不看你情看我情。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詩中隱隱有嘲笑之意,眾人都不敢做聲,暗罵和珅太不是東西,這個時候還在紀曉嵐傷口上撒鹽。

紀曉嵐想,反正已經被發配充軍,臨走不妨戲弄他一下。於是笑道:“和大人出了題,我也隻好獻醜了。”說著,紀曉嵐抑揚頓挫地吟道:

有水為溪,

無水也為奚,

去水添烏便為雞。

野獸得勢皆似虎,

落魄鳳凰不如雞。

眾人一聽,這是在諷刺和珅狐假虎威,借皇帝之手打擊紀曉嵐,不僅哄笑起來。和珅自討沒趣,隻好悻悻而歸。

紀曉嵐千裏迢迢充軍到烏魯木齊之後,當地軍官特別照顧他,還以師相稱。海蘭察和兆惠取得黑水河大捷,紀曉嵐還幫助處理相關事宜。同時,紀曉嵐經常給將軍們講解《四書》、《聖武記》,聲望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