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呀輕輕地吹,

馬車呀緩緩地行。

青青楊柳下竊竊私語,

可愛的人兒,

立下海誓山盟。

《支那之夜》一片中有三首歌,主題歌《支那之夜》和插曲《想兄譜》,都是西條八十詞,竹岡信幸曲;《蘇州夜曲》是西條八十詞,服部良一曲,影片中都由李香蘭演唱。

《支那之夜》的歌詞是:

中國的夜,中國的夜,

港灣的燈火在紫色的夜幕裏,

航行中的船隻好像在夢中一樣。

嗯,嗯,難忘的胡琴聲,

中國之夜,夢的夜。

中國的夜,中國的夜,

柳樹旁的窗戶旁的燈籠輕輕搖動,

紅色鳥籠,中國姑娘,

嗯,嗯,令人感傷的情歌。

中國之夜,夢的夜。

中國的夜,中國的夜,

在欄杆前等待情郎的夜晚卻下著雨,

花兒也散落一地,臉上的脂粉也給雨水洗去。

嗯,嗯,即使分離也難以忘懷,

中國之夜,夢的夜!

《蘇州夜曲》的歌詞,也是西條八十的力作,抄錄如下:

投君懷抱裏,無限纏綿意,船歌似春夢,流鶯婉轉啼,水鄉蘇州花落春去,惜相思,柳枝依依!

落花逐水流,流水長悠悠,明月飄何處,問君還知否?倒映雙影,半喜半羞,願與卿,熱情永留。

為卿理青絲,身兒緊相偎,郎折桃花枝,慎勿染珠淚,雲間明月,分外清麗,寒山寺,鍾聲搖曳!

《熱砂的誓言》主題歌《建設之歌》和插曲《紅睡蓮》都是西條八十詞古賀政男曲,《建設之歌》由伊藤久男唱,《紅睡蓮》由李香蘭演唱。

《建設之歌》的後半部歌詞是:

……花兒朵朵香,

我們隻一個心願。

等待著亞洲,

盼望著亞洲,

花開的明天!

《紅睡蓮》原名《北京的燈光》。李香蘭在她的自傳中提供的歌詞是:

我夢見,我思念,

花開的北京城,華燈初上。

支那好姑娘,

窗前盼情郎。

芙蓉花兒零亂,

千萬花朵,

花朵萬千,

唯君是我願。

《紅睡蓮》曾十分走紅,在流傳過程中,歌名曾用過《賣花姑娘》和《黃昏的街頭》。1963年12月台灣出版的《廣播歌選》收入此歌,歌名是《黃昏的街頭》,歌名下麵注有“曲取自古賀政男作《紅睡蓮》”的字樣,歌詞是:

夕陽西下了,溫柔的微風拂蕩著,街頭上走著誰家賣花的小姑娘,芙蓉花兒開得燦爛又芬芳,微風呀吹在臉上,微風呀,吹在臉上,她的心兒在哪廂。

烏鴉歸巢了,道路上燈光明亮著。天河旁織女遙遙對牛郎,她低下頭兒獨自對長空惆悵,她低下頭兒,空惆悵,空惆悵,她的人兒在何方。

這首歌詞寫的很美,很有西條八十的風格。在歌曲的右上角,隻印有“林禮涵改編曲”六個字,沒有詞作者的署名,是西條八十重新寫過,還是出自別人的手筆,無從考證。

“大陸三部曲”的火爆走紅,李香蘭被稱為“東亞第一流的女明星”。

1942年,李香蘭為“滿映”主演了紀實性故事片《黃河》,還主演了故事片《迎春花》,演唱了影片的同名主題歌。

一朵花開來,豔陽天,

兩朵花開來,小鳥唱,

滿洲的春天啊,好春光,

引人欣賞啊,這迎春花。

這首歌由古賀正男作曲。白光曾翻唱過這首歌,歌名改為《期待》。

李香蘭與《萬世流芳》

1942年,是鴉片戰爭中,中國被迫簽定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的一百周年,“中聯”的日方負責人川喜多長政和中方負責人張善琨決定拍一部描寫林則徐為“禁煙”與英國作鬥爭的古裝影片,定名為《萬世流芳》。

《萬世流芳》由“滿映”和“中聯”合拍,李香蘭是“滿映”派出的唯一一位演員,她在片中演唱的《賣糖歌》很是轟動,這是她到上海後的成名曲。影片中的另一首插曲《戒煙歌》,也由李香蘭演唱,走紅的程度不及《賣糖歌》,這兩首歌都由李雋青作詞,梁樂音譜曲。《賣糖歌》的歌詞是:

煙盤兒富麗,煙味兒香,煙鬥兒精致,煙泡兒黃。吸煙的快樂勝天堂,治病的功效勝醫方。吸一口,興趣長,吸兩口,精神爽,無憂無慮天天躺。啊……你臉兒比美得猴兒相;你身兒模仿著蝦兒樣。伸一伸懶腰來吃塊糖,此時

此刻什麼都忘。賣糖呀,賣糖,賣糖呀,賣糖。

煙盤兒富麗,煙味兒香,煙鬥兒精致,煙泡兒黃,斷送了多少好時光,改變了多少人模樣。牙如漆,嘴成方,背如弓,肩向上,眼淚鼻涕隨時淌。啊……你快快吹滅了迷魂的燈;你快快放下那自殺的槍。換一換口味來買塊糖,誰甜誰苦自己去嚐。賣糖呀,賣糖,賣糖呀,賣糖。

《戒煙歌》的歌詞是:

達呀達,你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