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璿和嚴華1935年就和姚莉、姚敏相識,是周璿和嚴華把姚莉、姚敏介紹進百代,成為百代的簽約歌手的。姚莉至今不忘周璿、嚴華對她的幫助。她曾說:當時的歌唱藝人雖有競爭,卻不會背地裏扯後腿。周璿當時是大明星,卻像親姐妹一樣照顧她,不但介紹她進同一家唱片公司,還讓自己的男朋友嚴華寫歌捧紅她。如果是現在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她一直念念不忘提攜她的恩師周璿和嚴華。

2000年11月24日,新加坡成立“老歌俱樂部”,姚莉應邀出席,受到熱烈歡迎。會上,姚莉演唱了她香港時代的名曲《大江東去》,博得全場熱烈的掌聲,此舉震驚了港台的老歌界。2001年6月3日,香港也緊隨新加坡,成立了“香港老歌歌迷會”,姚莉和在港的老一輩歌星秦燕、張露等人一起出席了歌迷會的開幕典禮。

2004年,新加坡的李寧國先生,用世界頂尖技術修複78轉老唱片,第5輯是姚莉的專輯。姚莉當年一些隻錄了模版沒有正式出唱片的歌,得以正式麵市,受到老歌迷的熱烈歡迎。姚莉激動地在“感言”中說:“李寧國嚴謹的製作態度,精細的修複技術,讓我半個世紀前的錄音重現光輝,所付出的心思,使我感動!”“希望喜歡老歌的朋友們也和我一起來分享這份喜悅吧!”

“明月社”出身的最後一位時代曲明星——張帆

2001年的11月,79歲的張帆大姐,在北京首都機場登上了從北京飛往新加坡的班機。座艙裏沒有人認出她是誰,也沒有人知道她此次飛往新加坡的使命是什麼。在溫馨、靜謐的氛圍裏,望著舷窗外掠過的藍天白雲,六十多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地浮現在大腦的熒屏上,她沉浸在難以排遣的對自己一生走過的藝術之旅的追憶中……

第一次去新加坡,那已是遙遠得像夢境一樣的記憶了。但那不是夢,那是她演藝生涯起步時永遠無法忘懷的曆程。多少情景,多少細節都清晰地回到了她的眼前。藍藍的海,高高的椰子樹,下榻的飯店……那一次她們沒有乘坐飛機,是走水路從上海到香港,再由香港去西貢、金邊、暹羅,再到新加坡的。那一次同行的黎錦光、白虹、嚴華都已作古,六十多年的人海滄桑,當年一起進入“明月社”,一起下南洋的姐妹—林琳、張薔薇、葉田田、方菲、遊泳……你們在哪裏,你們還健在嗎?

思緒還在像大海的波濤一樣翻卷,腳下已是新加坡的土地了。

張帆大姐此次來新加坡,是應新加坡“牛車水老歌俱樂部”的邀請,來參加這個俱樂部成立一周年的紀念活動的。由新加坡牛車水民眾聯絡所發起,2000年11月24日,新加坡成立了“牛車水老歌俱樂部”,俱樂部的成員都是喜歡唱中國流行老歌的歌迷。2001年11月3日,他們舉行俱樂部成立一周年“老歌情未了,金曲齊歡唱”的紀念活動,張帆是中國大陸唯一被邀請的三四十年代的時代曲明星,和她同時被邀請的還有定居加拿大的黃飛然。新加坡的兩家大報,都在顯著位置報導了這一消息。《聯合晚報》2001年11月3日以“張帆、黃飛然,來新唱金曲”為題報道說:“三十至四十年代的‘老歌手’張帆和黃飛然,為了新加坡的歌迷,專程從北京及加拿大飛來,今晚起,一連呈獻兩晚老歌演唱會”;《新明日報》的標題是《〈賀新年〉和〈青春舞曲〉的原唱者,闊別40多年,張帆、黃飛然,重逢相見歡》。這次活動在新加坡引起強烈反響,“牛車水老歌俱樂部”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張帆大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對於這次能來新加坡感到異常興奮與開心。她說,她沒有料到這麼多年了,新加坡的歌迷還記得她!更使張帆大姐感動、使她心情無法平靜的是,賓館、酒店的服務人員聽說她是張帆,就知道她是《滿場飛》和《賀新年》這些流行老歌的首唱者。在到歌迷家中作客時,她發現歌迷們收藏著大量流行老歌的唱片、盒帶和VCD。她還發現,在新加坡,喜歡唱中國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的,不隻是老年人,中青年人也喜歡唱。她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人們告訴她,這是因為這些中青年人從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那裏學來的就是這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