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姚名叫秀雲,可是姚莉也就是我,記得在一年前,是在暑假期內,閑來的時候就捧上一本“乖乖特別快……”一類的歌譜哼了起來,可是全沒有音律,後來認識了喻義先生,他就把我介紹進“都會社”,經過了幾個月的播音,倒給我不少的收獲,成績雖不能說好,倒還可以差強人意,大概也是個性接近的關係吧!我的開場,還記得是去年九月二十三日五時到六時,在永生電台“都會社”的特別節目裏,我唱的一支《戀愛經》。這支歌曲,就是我生平從麥克風播音出去的第一支歌曲,倒也值得我記憶的一回事。當時雖然是破題兒第一遭,不但是不覺得膽怯,而且覺得怪有味的。我經過了這次開喉典禮後,就正式成為“都會社”的基本社員,也就是混進歌唱陣線的開始。到現在我覺得唱歌這件事,並不是專近娛樂的。因為當我學會了一支歌曲,便能使我認識幾個生字,況且詞句之中,未嚐沒有可取的地方,隻要自己能夠利用,也能增進一個人的思想和智力,並且在唱的時候,有音樂伴奏著,歌,豈不是能夠陶冶了你的性情嗎?啊!歌,真偉大!
《歌星畫報》的記載告訴我們,1934年姚莉先進“都會社”,1935年姚莉和姚英、姚敏都已是“大同歌劇社”的成員,姚莉、姚英唱歌,姚敏是曼陀林琴師。就在這一年,姚莉灌錄了她的第一張唱片—和嚴華對唱的《新小放牛》。據姚莉回憶說,嚴華當時為了幫助她,帶她錄唱片讓她在歌壇擴大影響和知名度。不久,嚴華和包乙合作,為姚莉寫了一首《賣相思》,經姚莉在電台播唱後很受歡迎。《賣相思》是姚莉的成名曲,她自己說她成名那一年隻有16歲。姚莉16歲應是1937年,《賣相思》的百代麗歌唱片錄音的時間是1939年,正式出版是1940年2月,這一時間上的不同應如何確認,有待考證。
以一曲《賣相思》走紅的姚莉,引起上海大名鼎鼎的“仙樂斯”舞廳老板的注意,請她到“仙樂斯”去駐唱。當時上海的夜總會還沒有請中國小女孩駐唱中國歌曲的,姚莉是第一個。她白天跑電台播音,晚上去“仙樂斯”唱歌,忙得顧不上吃飯,但她自豪地說:“那時候我很吃香,薪水好高,一個月可以買幾擔米,我給我媽媽賺了好多錢。”她為能給媽媽賺錢感到欣慰。姚莉是一個懂事的,知道孝敬母親的孩子。她8歲時父親逝世,家境貧寒,和母親、哥哥、姐姐相依為命,能為母親掙錢,對她來說是最幸福的事了。她還回憶說:“我那時候也不打扮,兩條辮子,一件旗袍,一點妝也不化,一個很純潔的女孩子的形象。如果是現在,這個樣子誰來看你?那時候都是閉著眼睛來聽你的歌的,誰也不要看你。”當時的許多大明星像胡蝶、徐來等人都經常到舞廳來聽姚莉唱歌,姚莉的歌聲能吸引那些大明星,這是很不容易的。
1940年之前,姚莉灌錄唱片的獨唱歌曲有嚴華的《賣相思》、《金絲鳥》、《斷腸花》、《一朵殘花》;黎錦光的《清流映明月》、《農婦之歌》、《村姑之戀》,姚敏的《相思淚》、《雷夢娜》等。黎錦光為她和姚敏寫的對唱歌曲《蘇三》、《愛相思》,嚴華為他倆寫的《月媚花嬌》,灌錄的唱片都很走紅。隻是姚敏不進舞廳唱歌,姚莉隻能唱她的獨唱歌曲。其他歌星首唱和灌唱片的歌,她也選來演唱。1940年,姚莉的獨唱曲裏又增加了顧友的《送郎》和李厚襄的《可愛的秋天》。
由於在歌壇走紅,1940年,著名導演吳村為國泰影片公司拍攝歌唱片《天涯歌女》時,邀請姚莉和都傑在片中客串參加歌詠比賽的歌女,分別演唱了片中插曲《玫瑰玫瑰我愛你》和《秋的懷念》。這兩首歌都是吳村作詞陳歌辛譜曲,這是姚莉第一次演唱陳歌辛譜曲的歌,這首《玫瑰玫瑰我愛你》,吳村的詞寫的很美,陳歌辛的旋律也優美流暢,錄音時又有一支三十多人組成的高水平的樂隊伴奏,唱片一經問世迅速紅遍歌壇。《秋的懷念》錄唱片時也由姚莉演唱。這兩首歌使姚莉在歌壇知名度更高,這是她第一次在銀幕上亮相,那一年她19歲。
在“仙樂斯”唱了五年,21歲時,因為不能接受“仙樂斯”二小開的追求,姚莉轉到“揚子”舞廳去唱。1946年,25歲的姚莉,和揚子舞廳的少東黃保羅先生結婚。婚後她隻灌錄唱片,不再到電台播音也不在舞廳唱歌了。
40年代上半葉,姚莉灌錄的時代曲唱片,已查到她獨唱的歌曲有二十多首,她和嚴華、姚敏對唱的不到十首。進入1946年,她灌錄的唱片數量大增。截止1950年她南下香港,5年間她灌錄的唱片模版九十餘首,正式出版唱片的歌七十多首。這5年,姚莉唱紅的時代曲有黎錦光的《哪個不多情》、《白蘭香》、《小放牛》,嚴折西的《馬來風光》、《人隔萬重山》、《重逢》,姚敏這段時間的歌,由姚莉唱紅的有《秦淮河畔》、《帶著眼淚唱》、《黑天堂》、《敬郎三杯酒》以及陳歌辛的《蘇州河邊》等。1950年,姚莉移居香港。1952年,“百代”在香港開始運營,姚莉又成為“百代”旗下的歌手。她和姚敏在香港大紅大紫,始於1956年。那一年張善琨的新華影業公司,以黎錦暉的名曲《桃花江》作片名,拍攝了歌唱片《桃花江》。為這部影片作曲的姚敏和幕後代唱的姚莉,名聲大震。迅速紅遍港台和東南亞。就在此時姚莉獲得了“銀嗓子”的美譽。姚莉自己說,上海時期她是沒有這個頭銜的。她謙虛地說:“銀,不比金值錢”,“銀總會褪色的”,“周璿的歌唱事業艱苦輝煌,‘金嗓子’她是絕對配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