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白虹還是白虹,她是流行歌壇的第一位歌後,她是有實力的。她演唱的黎錦光的《賣花翁》和《鬧五更》,當時曾十分走紅。特別是黎錦光根據湖南民歌改編的《鬧五更》,被白虹唱得熱鬧非凡,紅極一時,以至有人竟誤以為這首《鬧五更》是白虹的成名曲。隻是《鬧五更》問世的時間是1940年,白虹成名的時間是1934年,時間上相距六年,白虹因《鬧五更》成名之說無法確立。

1941年,出道不久的李厚襄為白虹寫了一首《郎是春日風》。這首歌是白虹40年代最走紅的代表作。同年,嚴折西為白虹、嚴華寫的《人海飄航》,由他倆對唱也很流行。不久,白虹又唱了一首《河上的月色》,也是白虹40年代紅極一時的名曲。

南洋歸來,白虹進入新華影業公司,當時的“新華”、“華新”、“華成”是一家公司的三個招牌,老板都是張善琨。1939和1940兩年,白虹參與了這三家公司的《武則天》、《雲裳仙子》、《播音台大血案》、《三劍客》、《刁劉氏》、《瀟湘夜雨》等6部影片的演出,但都不是女一號。導演發揮她的特長,讓她每片必歌,6部影片中她唱了9首歌,但都不十分走紅。1941年她轉入金星影片公司,一年間連續主演了《無花果》、《孤島春秋》、《玉碎珠圓》、《地老天荒》四部影片,演唱了9首片中插曲。吳村詞曲的《春之舞曲》;呂莎詞曲的《莎莎再會吧》;鄭小秋詞金玉穀曲的《埋玉》;舒適詞李厚襄譜曲的《鏡花水月》,都被白虹唱得紅極一時。特別是其中的《莎莎再會吧》和《埋玉》,是兩首風格獨特,演唱難度很大的歌。《莎莎再會吧》用跳躍、輕快的旋律來演唱離別之情,就要哽咽、流淚的時候,卻又一下子變得歡快,白虹把情感控製得極有分寸,恰到好處。《埋玉》是黎錦光用評彈風格的曲調,譜寫的一首悼念已經骨埋黃泉的“玉人”的挽歌。鄭小秋的詞寫得情真意切,詩意濃濃。白虹的演唱聲情並茂,催人淚下。這兩首歌充分顯示了白虹聲樂上的功底和功力,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華影時期,白虹在影片《美人關》中演唱的《我要你》,是她演唱的兩首陳歌辛電影歌曲中一首很走紅的歌。

1946年以後,白虹灌錄的時代曲唱片數量超過周璿。黎錦光的《花之戀》、《可憐的爸爸媽媽》、《雨不灑花花不紅》;嚴折西的《惱人的夜雨》、《夕陽無限好》、《被刺的手》;姚敏的《薔薇花》、《我要回家》、《愛情與黃金》、《同心謠》、《紡棉花》;李厚襄的《乘風破浪》、《不了情》;劉如曾的《醉人的口紅》等。這些歌都由百代灌錄唱片,流行一時。

1947年和1948年,白虹灌錄過影片《天羅地網》、《卿何薄命》和《夜鶯曲》中的插曲《歸來吧》、《月下悲思》和《朗朗月》。1948年她和梅熹合作主演了“華光”影片《霧夜血案》,演唱了片中插曲《浪花》和《別走得那麼快》。這部影片是白虹的最後一部影片,片中兩首插曲是白虹的最後一張唱片,由百代公司錄製。

白虹歌影劇三棲,她在歌劇《上海之歌》中演唱的《哥哥你愛我》和《忘了我吧》,都受到好評。在歌劇《霓裳曲》中用美聲唱法和喬奇一起引吭高歌,傾倒了無數的觀眾和歌迷。

白虹和時代曲曲王黎錦光的結合,曾被人們稱道和讚美,40年代末他倆的感情亮起了紅燈,白虹提出分手,親朋好友的勸說都無濟於事,她離意已決,1950年1月24日他倆聯合發表了“脫離同居關係的聲明”。

和黎錦光分手後的白虹回到故鄉北京,和曾經上過銀幕的話劇演員毛燕華重組家庭。

白虹的第二次婚姻應該很幸福,她身患癌症後,毛燕華對她關懷、嗬護、陪伴著她直到1992年5月28日17時55分白虹與世長辭。

40年代白虹曾幾次應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登台獻歌,最後一次是1947年隨明星劇團赴菲律賓演出。那高高的椰子樹,醉人的椰子香,那熱情觀眾的掌聲,都使白虹無法忘懷。她曾用錄音帶通過廣播向南洋的歌迷們問好,並表示希望能舊地重遊。由於病魔襲擊,她的願望沒能實現。她家中珍藏著20多盒她自己歌曲的錄音帶,一本海外評論她的剪報,還有一本厚厚的“白虹歌曲選集”。這些都是南洋的歌迷們寄給她的。這些歌曲經過最新的數碼清洗法處理,效果極佳。她在病床上反複聆聽自己早年唱過的歌,在這些使她重溫半個多世紀人生曆程的歌聲中,走完了自己人生旅途的最後一段時光。

白虹逝世後,海外掀起了“白虹熱”,馬來西亞的電台播放了白虹生前的談話錄音,並安排了“懷念專輯”。新加坡和菲律賓的報刊都發表文章,對白虹的演唱給予很高評價,對她表示深切的悼念。香港的百代唱片公司出版了《白虹之歌》的專輯。一個藝術家能如此為同時代人和後人念念不忘,她當可含笑九泉了。

中國流行歌壇最亮的一顆星——周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