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曲
相思恨綿綿,夕陽照花前,儂本裙釵女,君是多情鴛,草橋關前留遺恨,男裝女扮結盟緣。
思君腸寸斷,夜夜伴愁眠,自君飄然去,空留夢魂牽,憔悴芳心不堪問,三載恩情寄雲煙。
相思恨綿綿,夕陽落西邊,願隨飛鳥去,含羞到君前,好花不折春已老,姻緣錯過恨難填。
舊歡重拾難,時過境又遷,今生成永訣,且結來世緣,琵琶別抱魂欲斷,滿腔血淚哭雲天。
這樣的“相思調”,你能說是不健康的情感嗎?
程小青歌詞的作家風範
程小青(1893年—1976年)原名青心,號“繭廬”,自學成材的著名作家,電影劇作家。1916年,23歲的程小青和周瘦鵑等人合作,用文言文翻譯了《福爾摩斯探案全集》12集,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1930年又用白話文翻譯了《福爾摩斯探案大全》,由上海世界書局出版。1914年開始創作發表探案小說,1931年由上海文華美術圖書公司出版了程小青著《霍桑探案彙刊》,1946年上海世界書局又出版了他的《霍桑探案全集袖珍叢刊》30冊,他是中國創作現代偵探小說的“第一人”,被譽為“東方的柯南道爾”。
程小青善於編故事,1931年—1932年曾為明星影片公司寫過四部劇本,為梅岩影片公司也寫過劇本。1939年—1942年,連續為國華、國泰和金星影片公司創作有15部電影劇本,是國華公司劇本寫得最多的編劇。可能是由於他不像吳村那樣酷愛在影片中加入插曲的原故,劇本寫的多,歌詞卻寫的不多。1940年,他以秦淮名妓董小宛的故事為素材,為國華影片公司編寫了劇本《董小宛》。內容是說董小宛在明朝亡國後被掠,進獻給清順治皇帝,雖深得順治寵愛,卻被太後逐出宮門,削發為尼。程小青的兩首歌詞都寫了董小宛看破紅塵,得到解脫,追求空靈境界的心境。
醒癡夢,斷恩怨,何處靈山是彼岸,拋卻軟紅塵十丈嗬,返真歸璞酬心願;心波從此不搖動,塵緣都拋樂意融,跨青鸞,駕彩虹,靈山會上再相逢。
《梅妃》是寫備受唐明皇寵愛的妃子薑采萍,被楊貴妃和高力士、楊國忠合謀逐出宮門的故事。片中三首插曲,《霓裳羽衣曲》和《梅亭宴》寫梅妃受寵時為唐皇歌功頌德唱的讚歌,《梅花詞》則是寫梅妃被貶後的淒涼,最後“玉碎香消”的結局的。
這兩部影片都是曆史題材,程小青的歌詞都寫得古香古色。由於他是編劇又是詞作者,他的歌詞完全融入了劇情,寫出了人物的心境、情感和命運,成為劇本的組成部分,這是程小青作為編劇的高明之處和成功之處。
1941年,程小青為張石川編導的“國華”影片《惱人春色》寫了《種花曲》、《劃船歌》和《鍾山春》三首歌詞。這部影片是現代題材,又是大團圓的結局,程小青的歌詞寫得輕快又輕鬆。其中的《劃船歌》,經姚敏用圓舞曲的節奏譜曲成歌,輕快、跳躍,把人帶入了湖上泛舟時,在詩中遊,在畫中行的意境,歡樂愉悅,意氣風發—
柳條兒黃,楓葉兒紅,湖波如鏡涵虛空。白雲悠悠,清流淙淙,扁舟一葉任西東。劃呀劃,劃呀劃,看隊隊水鷗,數陣陣飛鴻,自由自在樂融融。一槳一槳又一槳,不管那雨雨風風,前進前進更前進,少年誌氣似長虹。
《鍾山春》的歌詞,程小青站在曆史的高度,描寫了六朝古都鍾山聳立、虎踞龍蟠的威嚴和秦淮煙柳,六朝金粉曾有過的繁華。最後他希望“大家努力向前程,共燃起大地的光明”。
在當年的文壇,程小青被稱為“鴛鴦蝴蝶派”作家,他文筆優美流暢,充分顯示了他的作家風範。他是一位愛國的作家,抗戰爆發後,他和友人共同創辦了一份雜誌—《橄欖》,親自為創刊號寫序,宣傳民主自由,追求進步。“中聯”和“華影”時期,程小青不寫劇本也不寫歌詞。十年浩劫,他和周瘦鵑、範煙橋一起,被打成上海的“三家村”,無休止地被批鬥折磨,這使他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傷害,1976年10月12日逝世,時年74歲。
範煙橋歌詞的高雅情懷
範煙橋(1894年—1967年),乳名愛蓮,學名鏞,字味韶,號橋煙,別署含涼生、鴟夷、萬年橋、愁城俠客,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作家。1911年不到20歲就有長篇小說《孤掌驚鳴記》問世,並連續著有《忠義大俠傳》、《俠女奇男傳》、《江南豪傑》等小說多部。曾組織文學社團“星社”、“同南社”,創辦《同言報》、《吳江周刊》、《星》等報刊雜誌,也是《吳江報》的創始人。1938年任《文彙報》秘書,主編《文彙畫報》。1939年,先為影片《李三娘》寫了《夢斷關山》和《春風秋雨》兩首歌詞,1940年—1941年在為“國華”公司的《三笑》、《西廂記》《解語花》三部影片編劇時,由他寫的歌詞多達23首,成為上海灘當時在影片中推出插曲最多的詞作家,在中國電影歌曲的曆史上留下了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