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曾創作流行歌曲的高峰期是40年代下半葉,他的名曲除了梁萍的《春來人不來》,還有梁萍與姚敏對唱的《過大橋》、白虹演唱的《醉人的口紅》、吳鶯音演唱的《明月千裏寄相思》、白雲演唱的《騎馬到鬆江》等多首。1947年香港大中華影業公司攝製歌舞片《歌女之歌》,劉如曾和詞作家陳蝶衣合作,為這部影片寫了一首《晚安曲》,由周璿演唱。1948年,著名導演吳村為大同影業公司執導歌唱片《柳浪聞鶯》,劉如曾又為這部影片寫了一首《女神》,當時也很流行。
劉如曾(1918年—1999年)祖藉江蘇常州,1918年7月生於上海,曾用筆名金流、劉今。他自幼愛好音樂,1942年考入上海音樂專科學校,1946年就職於上海雪聲劇團,從事越劇音樂的創作。1951年出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1962年開始先後多年兼授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係作曲課的課程。他在戲曲音樂的創作上卓有成就,主要作品有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祥林嫂》;滬劇《羅漢錢》、《星星之火》;京劇《智取威虎山》等。1992年11月,上海舉行了“劉如曾戲曲音樂作品專場音樂會”,獲得很大的成功。在戲曲音樂的創作上,劉如曾多次在國內和國際上獲獎。從1953年開始連續當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聯委員、上海戲劇音樂協會會長等職。
80年代初,流行歌曲從港台傳回大陸,徐小鳳演唱的《明月千裏寄相思》傾倒了無數的歌迷。人們以為這是徐小鳳的成名曲,不知道早在40年代,這首歌已被吳鶯音唱紅,也不知道這首歌的詞曲作者“金流”就是我國著名的戲曲音樂家劉如曾。當時還健在的劉如曾,對自己當年偷偷寫出來的《明月千裏寄相思》,幾十年之後又捧紅了歌星徐小鳳,人們對這首歌還是那麼喜歡,也一定感慨萬千吧!
1999年11月22日,劉如曾病逝於上海,終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