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白光從北平來到上海,在“華影”影片《桃李爭春》中演唱了由李雋青作詞,陳歌辛譜曲的同名主題歌,一舉成名,成為陳歌辛電影歌曲捧紅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歌星。
1943年—1945年,白光為“華影”主演了《為誰辛苦為誰忙》、《紅豆生南國》和《戀之火》三部影片,又演唱了《你不要走》、《紅豆生南國》、《戀之火》和《春》四首陳歌辛的電影歌曲。《你不要走》和《戀之火》十分流行。
陳歌辛的時代曲創作
陳歌辛何時開始譜寫專門為歌星們灌錄唱片用的時代曲,沒有史料記載。1942年上海出版的《新大戲考全集》30版,收入的時代曲和電影歌曲,數量最多的是中國流行歌壇第一代的著名作曲家黎錦暉、黎錦光、嚴華等人的作品,學院派作曲家任光、賀綠汀、劉雪庵、張昊等人的作品也收入不少。陳歌辛的作品,收入這本《新大戲考全集》的,除了他1941年前譜寫的10首電影歌曲,唱片歌曲隻有兩首,一是龔秋霞唱的《歡迎新年》,一是白虹唱的《春天的降臨》。可以斷定,到1942年這本《新大戲考》出版時,陳歌辛還沒有大量創作時代曲。
在推出《春天的降臨》和《歡迎新年》兩首歌的唱片之後,陳歌辛和江濤合作,為周璿寫過一首《處處吻》,為姚莉寫了一首《要想回娘家》,為李麗華寫過《西湖春》和《我的媽媽作主張》。《西湖春》的詞很美,陳歌辛的曲也寫得十分流暢、抒情,這首歌是陳歌辛時代曲中十分走紅的成功之作。
1942年,李香蘭從東北淪陷區的“滿映”被派到上海,拍攝影片《萬世流芳》。陳歌辛雖然沒能承擔《萬世流芳》插曲的創作任務,卻也以“華影”作曲家的有利身份結識了李香蘭,並和李香蘭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他連續寫了《第二夢》和《忘憂草》兩首歌詞,並很快安排李香蘭灌錄了《恨不相逢未嫁時》的唱片。這段時間,為李香蘭作歌成了陳歌辛的第一要務,他自己既寫詞又譜曲的還有《海燕》。這幾首歌都由“百代”錄了唱片。李香蘭聲樂上受過名師的專業訓練和培養,功底深厚,她灌錄唱片的這幾首歌,當時都是名曲。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歌辛寫了多首歡慶勝利的歌—《迎戰士》、《勝利建國歌》、《勝利之歌》……由趙丹、陶金、周璿、等人演唱。他還寫了一些憤世嫉俗、針貶時弊的歌,像《三輪車上的小姐》、《究竟是誰的勝利》等。此類歌曲不是以藝術品位取勝,而是由於說出了人們想說的話,也在歌壇走紅。當時和歐陽飛鶯齊名的紅歌星屈雲雲演唱的《三輪車上的小姐》竟從中國大陸紅到新加坡、馬來西亞,一直紅到50年代,屈雲雲成為陳歌辛用他的時代曲捧紅的時代曲歌星。
此期間他還為歐陽飛鶯、姚莉、姚敏、白虹、周璿、張帆、陳娟娟、梁萍、白雲、張露、龔秋霞等新老歌星、影星寫了20多首時代曲,這是陳歌辛譜寫時代曲最多的時期。他為妻子金嬌麗創作的《永遠的微笑》問世於1946年。他的《風雨中的搖籃歌》,也在1946年灌錄了母版,但沒有正式出唱片。
香港時期的陳歌辛
1946年陳歌辛去了香港,他的電影歌曲創作,又出現了一個小高潮。
香港大中華影片公司成立於1946年,這一年拍攝的故事片《長相思》,7首插曲均由編劇範煙橋作詞,請黎錦光和陳歌辛譜曲。黎錦光譜寫的主題歌《燕燕於飛》、插曲《黃葉舞秋風》、《星心相印》和《凱旋歌》都紅極一時;陳歌辛譜曲的《花樣的年華》和《夜上海》也是成功之作,隻有一首他譜曲的《童歌》反響稍差。他譜寫的《夜上海》,成為陳歌辛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也是近半個世紀曆久不衰的名曲。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這首歌被多部電影和電視劇作為背景音樂使用。2001年在中央電視台和全國許多地方台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情深深,雨》,編導還安排依萍的扮演者趙薇在大上海歌舞廳演唱了這首《夜上海》。隻是,曆史上的《夜上海》誕生於1946年,趙薇在劇中演唱的時間是1936年(或1937年),造成了曆史的錯位。
身在香港的陳歌辛,1946年還為上海中電二廠的影片《鶯飛人間》譜寫了一首插曲—《創造》,1947年,香港大中華影片公司請著名歌舞片導演方沛霖,同時執導了兩部由周璿主演的影片—《歌女之歌》和《花外流鶯》。兩部影片的12首插曲均由陳蝶衣作詞,陳歌辛譜寫了兩部影片的同名主題歌和插曲《高崗上》與《桃李春風》。這是陳蝶衣和陳歌辛1945年為“華影”影片作歌譜曲首次合作後的再續前緣。陳歌辛和陳蝶衣合作隻有這三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