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行歌曲的創始人黎錦暉
為流行歌壇的著名作曲家排名次,中國流行歌曲的創始人黎錦暉,理應排在第一位。
有關黎錦暉的史料收集到的最多,介紹黎錦暉的文章,筆者曾在《世界時報》發表過,如今要寫黎錦暉卻不知該從何下筆了。
2004年11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東亞語言文化係副教授安德魯?瓊斯的《留聲中國》一書,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宋偉航翻譯;中國山東藝術學院音樂係主任、教授、中國音樂史學會副會長、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孫繼南所著的《黎錦暉與黎派音樂》,2007年2月由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這兩本著作是迄今世界上研究黎錦暉著作領域中堪稱最高水平的,超過不容易,模仿不可取,怎樣才能讓讀者讀來不覺得重複,實非易事。這第一道難關該怎樣闖過?
幾個不眠之夜的輾轉反側,似乎有了出路,要使筆下的黎錦暉與安德魯和孫繼南兩位教授的黎錦暉不雷同,隻要把握一條主線就可以—他們寫黎錦暉都是“從頭說起”,“家世”、“身世”、“推廣普通話”、“新興歌舞”……包羅萬象,無一遺漏,而筆者介紹的是流行歌壇的著名作曲家黎錦暉,這就從根本上和安德魯、孫繼南兩位教授的研究成果有了區別,就可以盡筆者所知來寫“黎錦暉和中國流行歌曲”了。
黎錦暉時代曲創作、傳播的曆史過程
1927年2月,黎錦暉創辦的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歌舞人才的學校—中華歌舞專門學校,在上海愛多亞路966號宣告成立。開學後,黎錦暉最早創作的成人歌曲《毛毛雨》、《妹妹我愛你》、《人麵桃花》、《賣花詞》、《花長好》、《桃李爭春》等,開始在校園裏傳唱,唱得最好的是黎明暉,她自己唱,也做其他學生的小老師。5月開始在對外演出中陸續亮相,引起社會矚目。7月黎錦暉發起舉辦了首屆“中華歌舞大會”,規模盛大,反響熱烈。除了他的新興歌舞,這些與傳統的和外來的歌曲音樂形式都不盡相同的新型歌曲登上了中國音樂的曆史舞台,開創了中國流行音樂崛起的曆史新紀元,奠定了黎錦暉中國流行歌曲創始人的曆史地位。1927年也成為中國流行歌曲起始年代的標誌。
1928年1月4日,百代唱片公司為黎錦暉的第一批成人歌曲灌錄了五首歌的唱片,大中華唱片公司也為他灌了兩首歌的唱片。這些唱片,暢銷國內,遠銷國外。同年5月黎錦暉率由他組建的中國第一個民間演出團體—“中華歌舞團”赴南洋群島巡回演出,帶去的五套節目,主要是他的新興歌舞。每場演出,多以黎明暉演唱黎錦暉的成人歌曲壓軸,一曲《人麵桃花》贏得無數掌聲,再一曲《毛毛雨》更是掌聲雷動,多次謝幕欲罷不能。隨著“中華歌舞團”的演出,《毛毛雨》和《人麵桃花》等黎錦暉的成人歌曲風靡了南洋群島。
當時,南洋出版的《南星》,1928年的第3、第4期,以“黎妹之南天出風頭”為題,對黎明暉演唱《落花流水》、《人麵桃花》、《妹妹我愛你》等黎錦暉的成人歌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這些歌和黎明暉的演唱是“偉大純潔、真情流露,平民文學的特質,極盡纏綿悱惻的情感,誰都忘不了”。
從黎明暉1928年在南洋群島唱紅黎錦暉成人歌曲留下久遠影響開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一直是中國音像製品的主要銷售地,上海時期,中國的流行歌曲在南洋群島一直和中國大陸同步走紅。
1929年2月,南洋巡演結束,“中華歌舞團”在巴達維亞(印尼的雅加達)就地解散,黎錦暉因出國前得罪了軍閥黃某,回國安全沒有保障,選擇了在新加坡暫住。他居住的地方是新加坡的“雪蘭宮路”,他的“百首家庭愛情歌曲”在這裏問世。這是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有貢獻、有價值的地方,是一個值得保留的地方,隨著對黎錦暉和中國流行音樂史研究的不斷深入,“探訪雪蘭宮路”將被提上日程。(黎莉莉在回憶錄中說是“實龍崗路”,也許兩個地方都住過。)
和黎錦暉一起留住新加坡的,有他的未婚妻徐來、女兒黎明暉和她的男友鄭國友、無家可歸的錢蓁蓁,還有願意留在黎錦暉身邊的王人藝。因新加坡政府的法律規定,與兩個外姓少女住在一起就被認為是販賣人口,黎錦暉就把錢蓁蓁收為義女,改名黎明莉(和黎明暉按姐妹排名)。
黎錦暉第一批創作並已灌錄唱片的8首歌先在上海由心弦會出版,文明書局發行,十分暢銷,他隨即接受上海方麵的稿約,創作了一批適合成年人演唱的歌曲,發表時統稱“家庭愛情歌曲”。第一批出版的是“家庭愛情歌曲25種”,其中的1—8首創作於1927年之前,並已灌錄唱片,他在新加坡創作的第一首歌是《舞伴之歌》,第二首就是《桃花江》。(按唱片模板號排序)
黎錦暉赴南洋巡演時,沒有想到要在新加坡住下來大批寫歌,因而手邊沒帶任何資料,全憑記憶中的古今中外文學和曆史的庫存,以及長期的生活積累,一首首寫來,分批寄回上海,由書商一版再版,上海的歌壇已經由“毛毛雨”變成傾盆大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