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Chapter 4
了解你的孩子
你了解你的孩子嗎?
先不要說了解,有調查表明,父母對孩子的了解程度,很低。如果父母都了解孩子,社會風氣不會那麼差,少管所裏不會有那麼多的孩子,網吧裏不會有那麼多的孩子。因為不了解孩子,用錯方法,性格弱的孩子忍耐接受,性格剛烈的孩子離家出走。
教育要從了解孩子開始,了解孩子就能理解孩子。家長通常隻關注孩子的表象,然後“對症下藥”,“對症下藥”猶如拔草,好不容易拔幹淨了,三天又長出來了。家長如果能透過表相看到根源,就能做到“對因下藥”,根拔掉了,草便不再長了。
如何培養女孩子
如何端莊地出現在人們麵前,你覺得重要嗎?一個女孩子,成不成功,這輩子活得夠不夠好,就看她端莊不端莊,夠不夠有尊嚴!
有人說,人沒有說明書,不像買個手機,有一本說明書。買個電腦,有一本說明書;買個藥,也有個服用說明;買盆花,還給個養花注意事項,但凡買個東西都有說明書。但是,當一個人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沒有帶說明書,或者說找不到說明書,沒有說明書可讀的人,如何了解呢?
就我多年的學習和了解,發現人其實不是沒有說明書。
性別,就是關於人的一道說明書。
請問男孩子和女孩子,養育方法是不是一樣?如果你說一樣,那你培養出來的孩子,未來一定讓旁人看起來性別特征不明顯。如果你說不一樣,那男孩子該如何培養?女孩子該如何培養呢?
第一道男和女的說明書,我來告訴你怎麼讀。
當你生了一個男孩子,你要培養他擔當、責任感、凡事負責的精神,勇氣要多於恐懼。男孩子長大成人時,必須精氣神十足,動力十足,眼光炯炯有神,大有要成就一番事業之氣勢,就連起名字也要陽剛氣十足。每個媽媽想一想當初想找什麼樣的男朋友,希望男朋友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就是你培養男孩子的方向。
當你生了一個女孩子,你要培養她美麗、溫柔、善解人意的脾氣和習慣,而尊嚴永遠要高於一切。女孩子長大成人時,必須說話美、步態美、包容和善,眼光和諧而大氣,大有母儀天下之風範,就連起名字也要字美音美。每個爸爸想一想當初想找什麼樣的女朋友,希望女朋友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就是你培養女孩子的方向。
說說我們的鄰居國家是如何培養女孩子的。
二戰以兩顆原子彈在日本廣島、長崎爆炸宣告結束。二戰結束後,日本身強力壯的男人大多戰死沙場。國家的崛起,女人是重要的因素!短短的幾十年,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沒有任何可利用的自然資源,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這個國家有一支強大的母親隊伍。
一些資料表明,日本女孩子在12歲的時候,學校裏麵就會給她們全套的課程。為什麼是在12歲的時候?因為女孩子在12歲左右,麵臨發育,發育時心理會發生微妙變化,身體會發生明顯變化:臉上可能會生痘痘,可能會長雀斑等等。
學校就專門為女孩子開設課程:如何穿衣服、如何護膚、如何化妝、如何進行衣服的顏色搭配、跟人講話要用什麼樣的語音語調、禮貌用語如何使用、如果提高審美觀、如何端莊地出現在人們麵前……
如何端莊地出現在人們麵前,你覺得重要嗎?一個女孩子,成功不成功,這輩子活得夠不夠好,就看她端莊不端莊,夠不夠有尊嚴!
端莊和尊嚴哪裏來?學習以上這些功課。
“母親學院”的課程上,有一些做母親的跟我講:
“我家女兒10歲,坐公交車被人非禮。”
“我家女兒11歲,走夜路被人追。”
“我家女兒才8歲,總有一群小混混尾隨她,說一些粗魯的話。”
除去其他因素不說,請每一位母親關注一下女兒的穿著。遭遇這麼多,有可能是因為她穿得實在太容易讓人注意了,特別容易讓那些血氣方剛、價值觀扭曲、少有家教的男孩子起反應。
曾經有機會跟一些罪犯交流,年輕的他們陳述:“那天我走在一條沒有什麼人的馬路上,看見一個小女孩穿著吊帶衫,皮膚很白很細膩,我就忍不住了,一把把她拽到了街道旁的小樹叢裏……我很後悔,我不是故意的。”
另一個說:“那天,我看見走在前麵的一個小女孩穿著超短裙,彎腰撿鑰匙,我看見了她的內褲,我就忍不住了,我沒有預謀。可突然發生的事,我沒有控製住,我害了我自己!”
再有一個說:“我看見一個小女孩冬天穿著緊身褲,是肉色的,不知為什麼我就忍不住了。過後想想,我也覺得自己簡直不是人,是禽獸。”
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
回到前麵。在日本,當女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必須進社區學校,女孩子們無一例外要去學關於女人的課程。
這次是學什麼呢?
學習做飯菜、學習插花、學習如何自我保護、學習如何有尊嚴地活著、學習家庭布置、學習如何營造家庭氛圍、學習如何了解男性心理、學習如何創造孩子。
這些東西聽上去真玄,但似乎又感覺這些都非常重要。
如果你是個男人,正在讀這本書。你覺得自己的家庭氛圍好嗎?你覺得你的太太了解你嗎?有的男人臨死之前,都在捶胸頓足說:“沒有人理解我,我一輩子都沒有人讀懂我啊。”
一個女人偉大的地方在哪裏?營造一個美好的家庭氛圍,讓你的老公事業卓著,身在外麵卻想著家;讓你的孩子在家裏學習,自在自如。
作為母親,一定要知道,孩子對異性產生好感、青春期萌動,到了一定的年齡,自然而然就會發生,沒有好壞,無關品質。但家長要重點關注的是,中學階段,避免身體接觸,因為女孩子一旦有了身體接觸以後,內心全部瓦解,直接導致女孩子變軟弱。
初中高中階段的女孩子,如果是端莊而有尊嚴的樣子,你一定是安全的,沒有人敢侵犯你。
當女孩子被侵犯的時候,有一個方法可以避免被侵犯。比如當別人突然在黑暗中抱住你,非禮你的時候,請你立刻扮演他母親的角色,大聲對他說:“孩子,對不起啊,媽媽沒有關心你,媽媽對不住你啊,小時候讓你受苦了,媽媽我沒有好好保護你,你要原諒媽媽啊……”他會當即淚流滿麵,落荒而逃。
媽媽們更要教會女兒貴氣,貴氣是阻擋一切肮髒之事的屏障。貴氣哪裏來?培養她不貪小便宜,凡事講究和認真。
而且,貴氣總是與安全、幸運、和諧、富足和成功為伴。
如何培養男孩子
那麼,你如果是一個男孩子的母親,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在他想放棄的時候,在他不想再為夢想付出努力的時候,在他沮喪的時候,在他失敗的時候,在他受打擊的時候,請帶領他念以下口訣——
男人是天,成為“天”要從一出生就開始培養。
有個媽媽寫信來問,我生了兩個兒子,脾氣性格不一樣,一個叛逆期的年齡過了還在叛逆,一個叛逆期提前了,他們整天叛逆,我覺得真辛苦啊!要如何培養他們?請告訴我,我束手無策。
怎樣培養男孩子?
最簡單的就是,你是一個女人,想嫁怎樣的一個男人?拿出筆和紙,寫上幾條要求,諸如:男人要有責任感,要有擔當,要負起責任,對家庭要有承諾,要懂得關心體貼女人等等。在社會上、在單位裏,怎樣的男人讓人尊敬和佩服?大體上就照這個菜單培養你的兒子。
有哪個孩子是抽著煙出生的?有哪個孩子是染了頭發出生的?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吊兒郎當的?有哪個孩子是生來就叛逆的?
培養男孩子,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建立夢想。
沒有夢想,人就不是人,是行屍走肉。人類是因為夢想而變得偉大。有人說成功挺難的,我說不成功更難;而沒有夢想,還天天活著,難上加難。
染上網癮的孩子中80%是男孩,孩子染上網癮就是因為沒有精神,沒有夢想,管不住自己。而有的男孩子,平時嬌生慣養,一有事就大打出手,不計後果,那是因為沒有比打架更重要的事裝在他心裏。
男孩子長大後,如果凡事能主動,就成為人才,如果被動,就淪為奴才。沒有夢想的人永遠為有夢想的人工作。心懷夢想的人,被別人喜歡和接受,並且可以贏得合作。因為,當今世界,隻有合作才能強大,隻有合作才能實現夢想。
男孩子做事經常動搖,也是因為沒有固定的靈魂與夢想。
更加有趣並不可思議的是,你的智慧永遠高不過你的夢想。這樣,幫助男孩子從小建立夢想,變得更加不可忽視。
作為父母不了解,但無比重要的是,作為地球上最高靈長類動物的人類,大的夢想都與生俱來。作為父母隻要為他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不去限製就行了。
在有水、有空氣、有陽光的環境中,孩子的夢想會自然而健康地生長,他的特殊才華會在和平的環境中不斷地顯現。
這裏說的“水”是指基本的生活條件,以及發展他愛好的物質保障;這裏說的“空氣”是指家庭的氛圍,但有不少的家庭讓孩子喘不過氣來;這裏說的“陽光”,是指在他長大的過程中,為他建立陽光的心態和正向積極的思維模式。
所以,常常意想不到的是,通常被父母“漏網”的孩子反而成就大業,而很多獨苗一棵的男孩子,往往在父母過度關注和過度保護中畏畏縮縮、娘娘腔、性別特征不明顯、跟人交流從不看著對方的眼睛。
另外,男孩的所有品格中,還有一項極為重要,那就是勇氣,沒有勇氣一事無成。
“恐懼”這兩個字,是必須從男人字典中刪除的。
哪一顆心不要用事業來支撐,特別對男孩子來說。哪一項事業不要用勇氣來支撐,帶著夢想成就事業,恐懼消失,讓自信顯現。
那麼,你如果是一個男孩子的母親,如何帶領兒子克服恐懼,並讓他的體內生長出勇氣呢?
從小到大,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在他想放棄的時候,在他不想再為夢想付出努力的時候,在他沮喪的時候,在他失敗的時候,在他受打擊的時候,請帶領他念以下口訣:
當我下定決心時!當我全力以赴時!當我百分之百地相信時!當我看到別人成功時!當有人幫助我、鼓勵我時!一切都沒有想象的那麼難,一切都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把眼睛盯在目標上,困難立刻變得簡單。
再有,男孩子要有情緒控製能力。
你去中學、大學走一遭,女孩子幾乎都比男孩子要成熟,成熟不成熟的標誌是情緒控製能力。情緒控製能力來自於責任感,沒有擔當、沒有責任感的男孩子是家庭的災難,也是整個社會的災難。一群沒有長大的30歲、40歲、50歲甚至60歲的“男孩子”,動不動就發火、動不動就離家出走、動不動就離婚。
如何讓男孩子有責任感呢?在男孩子成長中,創造一切機會讓他幫助父母,創造一切的機會讓他幫助老師,創造一切的機會讓他幫助社會。
男孩子未來三大責任:自己過得好,家人過得好,給予社會以回饋。
有的國家,在每年的最後一天,電視不播娛樂節目,要求每一位母親給孩子做總結,或講故事。請你也在家庭中,從365天中選擇固定一天,做個總結,書麵的,長久保留。
女人跟上帝說:“我要做母親,我要生兒子。”
上帝回答:“可以,但你不能拿走孩子的自由意誌,18年後必須讓他頂天立地。”
請每一位母親,陪著你的兒子成長,引導你的兒子走向智慧,並保證,不拿走他的自由意誌。18年後,你可以在大街上,拍著已經長得比自己高的兒子的肩膀,自豪地跟別人說:這是我兒子!
愛,是不帶條件的
聽到這裏,父母心如刀絞。孩子原來是在說自己,原來是在考驗爸爸媽媽能不能繼續愛他,能不能接受他這樣一個殘廢的孩子。爸爸媽媽抱著他的遺體哭得幾度昏厥過去。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戰的時候,有一個美國兵,快要退伍了,退伍之前他給自己的父母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快要退伍了,你們歡迎我回來嗎?”
爸爸媽媽回了他一封信:“快點回來,我們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等你回家。”
接著,孩子來了第二封信。信中說:“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們迎接我回來,我是那樣地期盼盡早回家,和你們團聚。但是,我有一個請求,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同意。我的一個戰友,他救過我的命,他是一個孤兒,現在他的一條腿,因為戰爭而殘廢了。我想帶他一起回家,今後就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不知道你們同意不同意?”
爸爸媽媽收到這封信,商量了一下,回信說:“親愛的孩子,你盡早回來。至於你的戰友,我們想,他是孤兒,又是因為戰爭而殘疾,國家一定會安置他,照顧他的。你已經不小了,回來還要結婚、生孩子,事情很多。再說,你也知道我們家並不富裕,工作又都很忙,沒有精力照顧一個沒有腿的人,而且要照顧一輩子,我們實在是顧不過來。你趕緊回來,戰友的事情就交給國家吧。”
這封信寄出去以後,孩子沒再回信。
隔了一段時間,他的父母突然接到部隊的電話:“你們的孩子在一次非常偶然的事件中犧牲了。”
父母趕到部隊,衝進醫院,麵對著蓋著白布的孩子的遺體,失聲痛哭。當他們掀開蓋在孩子身上的白布時,他們赫然看見:孩子一條腿沒有了。
他作為一個殘廢軍人快要轉業離開部隊了。可是,他很忐忑,有些問題,他想了很久得不到答案:我殘廢了,爸爸媽媽會接受我嗎?我需要他們一輩子來照顧我,他們願意嗎?我們家的經濟條件不夠好,會給我的父母增加負擔嗎?
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寫封信跟爸爸媽媽說:我的一個戰友殘廢了,是我的救命恩人,看看爸爸媽媽能不能接受,願不願接受?
當他看到爸爸媽媽的回信:我們條件不夠好,無法照顧;沒有這樣的能力和精力;一輩子要照顧我們實在做不了,照顧的事就交給國家……
收到信,他知道了父母的態度,他不想連累父母。於是就留在部隊裏,在一次偶然中戰死了。
聽到這裏,父母心如刀絞。孩子原來是在說自己,原來是在考驗爸爸媽媽能不能繼續愛他,能不能接受他這樣一個殘廢的孩子。
爸爸媽媽抱著他的遺體哭得幾度昏厥過去。
“孩子,你怎麼可以這樣考驗我們,你沒有腿也是我們的孩子啊,你回家我們會照顧你的,我們會毫無怨言地照顧你一輩子的;哪怕你兩條腿、兩隻手都沒有了,我們也會照顧你的;隻要你活著,隻要你還有一口氣,爸爸媽媽就會陪著你,照顧你。”
故事講完了,當然不是為了聽著玩的。
生活中也經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讓我們想一想——
當你的孩子出現一些狀況、一些行為,作為父母,你看著很不爽的時候,你會怎樣?你把孩子罵得狗血噴頭,你甚至想放棄這個孩子。你不知道他內在其實是在考驗父母的愛,就跟上麵故事的主角一樣。
我不夠好,媽媽會愛我嗎?我成績不夠好,媽媽還會愛我嗎?我偶爾做了一件壞事,媽媽還會愛我嗎?我任性,媽媽還會愛我嗎?
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媽媽跟醫生說:快幫我看一看,看一看孩子的手腳好不好?手腳全不全?有沒有問題?健康就好,健健康康我就滿足了。
孩子長大一些了,爸爸媽媽說,他能走路會說話,跳跳蹦蹦,自己能夠吃飯,真好,這樣我就滿足了。
可孩子上學了,我們把一大堆的要求突然放在他的麵前:“你必須成績好,必須聽話,必須專心,必須上課不講話,必須坐著不動,必須做完作業,再做幾張同步練習卷,必須考到前幾名……”如果他做不到我們要求的,我們就把一大堆的指責推給他。孩子在這個時候得出的結論是:“媽媽不愛我,爸爸不愛我,爸爸媽媽都對我不滿意,他們討厭我,他們不要我了。”這讓他自信全毀、無所適從。
在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前,我們沒有幫助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我們雖然生了孩子的身,但這隻是硬件。
軟件呢,我們給了孩子什麼樣的軟件?
軟件是指思維意識,即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幫助他一點一點建立正確的思維意識係統。
當孩子進入叛逆期,做一些離譜的事情時,我們無所適從,惱羞成怒,又打又罵,采取各種懲罰。漸漸地,孩子的心跟我們遠了,他怕回家,怕上學。哪裏輕鬆、哪裏放鬆,哪裏有安慰他就去哪裏。
當他離家出走,跟著一幫不三不四的朋友在一起,我們到處找,找的時候想:隻要回家就好,隻要不做壞事就好,隻要不出去害人就好,成績好不好不要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