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燈光進了花屋屋,二舅婆才發現這個老婆婆之前從沒見過。
“您住哪村啊?”
山裏村子小,逢上趕大集,七裏八鄉的人都會去。這集從小趕到大,附近幾個村寨的老婆婆,二舅婆都認識。
“我嘛,住山裏。”老婆婆笑眯眯地指指隱藏在黑暗中的大山。
二舅婆了然地點點頭。有些人家並沒住到村寨裏,而是住在山彎彎或是山腳腳裏,隔得遠,家裏的老婆婆是很少出來的。
老婆婆把燈湊近針線簍。是盞燈籠,燈罩底下圓圓的,頂上有個小尖尖,就像是一顆——二舅婆眯了眯眼睛——對,就像是一顆板栗。燈罩不知蒙的什麼紗,不像平日裏用的燈籠,暈暈一團光。光亮從燈籠裏透出來,光線還是一絲絲的,清晰明亮。
“栗燈。”老婆婆笑著說。
“啊?”
“這盞燈的名字。”
燈有名字!
二舅婆心裏一驚。她仿佛記得阿媽好像說過關於名字的事情。是什麼事情呢?偏著頭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姑娘?”老婆婆又把燈湊近了一點。
“啊,借光借光。”二舅婆回過神來。
有了光,她手上的針線走得飛快。豎三針,疊在上麵橫一針,花紋微微凸起。
“你繡的是山?”老婆婆驚詫地問。
二舅婆抬頭得意地笑了一下。村裏的女孩繡花墊子,喜歡繡花、繡鳥雀。二舅婆才不隻繡這些。阿爹喜歡山,得閑的時候常常坐在屋場裏,對著山一
看就是大半天。當然得給他繡山才行。連成排的彩色三角,就是連綿的大山,三角之間繡上彩色的波紋,就是山間的小溪。有山有水就有好生活。阿爹心裏明白著呢。
三針、五針、九針……
“好了。”二舅婆說著,準備收針,“耽誤您的事了。”
“我看看。”老婆婆接過花墊子,“嘖嘖”讚歎個不停,“真是心思巧,怎麼能想得到,怎麼能想得到?”
二舅婆高興得臉發燙,不好意思地說:“這是給阿爹準備的……”
“不要不要不要,”老婆婆趕緊擺手,“就是覺得繡得稀罕,這麼大的花墊子我也用不上。”
二舅婆撲哧一聲笑出來。阿爹總說“大腳走四方”,他的腳比一般山裏漢子的腳還要大,每次做鞋阿媽都說要多費一尺布。鞋大可不就花墊子也大,誰拿著都用不上。
“要不,我給您繡一雙花墊子吧?”二舅婆說。
老婆婆眯了眯眼睛:“不用繡花墊子,你把光還給我吧。”
光怎麼還啊!
二舅婆急了。
“你答應了的。”老婆婆說。
“我……”二舅婆一下卡殼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