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群島
觀點:維京群島位於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間,由50多個島組成。其中,不少島嶼的地形十分適合海盜潛伏,而且不容易被軍艦追捕到,為過往的海盜是提供了完美的隱蔽的場所。
1493年,哥倫布在尋找新大陸的第二次旅途中發現了維爾京群島,它地處加勒比海東部,分屬英、美兩國管轄。英屬部分多位於維爾京群島的東部和北部,包括托土拉島、安加達島、維京果島、約斯特範大克島這4個大島和32個小島,其中20多個島尚無人居住。
總麵積153平方公裏,最大都市為托土拉島上的羅德城。其中維京果島是因為哥倫布認為從海上看過來它就像一個躺著的有著突出腹部的女人而得名,“VirginGorda”就是“胖處女”的意思。
維京群島位於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間,在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東部,西距波多黎各64公裏,整個群島呈彎刀狀,隔開了加勒比海和大西洋。維京群島由聖托馬斯、聖克魯斯和聖約翰3個主島和約51個小島組成。島上屬熱帶草原氣候,一年溫差變化不大,年均氣溫26℃。
聖克洛伊島麵積有218平方公裏,是維京群島中最大的島。聖湯瑪斯和聖約翰島地形十分崎嶇不平,而聖克洛伊島卻隻有北部有山脈,南部為由起伏到平坦的廣闊平原。所有島嶼皆為珊瑚礁所環繞,隆起的古礁則圍繞著主要島嶼。地形十分適合海盜潛伏,又不容易被軍艦追捕到。
源自南美洲北部的卡魯比和阿拉瓦克印第安部族早在公元前即在維京群島上生活居住,10多個世紀後,維京群島還是加勒比人的勢力範圍,直至約1個世紀後歐洲帝國的殖民擴張。1493年歐洲人到達該群島,土著居民幾乎全被屠殺。16世紀起先後受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和馬耳他控製。
除了西班牙,歐洲列強如英國,法國,荷蘭等都曾先後占領維京群島諸島。1625年,就有來自英國和法國殖民者在聖克洛伊島開辟種植園,該島逐漸成為海盜的避風港。1650年西班牙人將留在島上的英國移民逐出,但法國人卻在同年稍後的時候占據了群島。
1653年聖克洛伊按規定贈送給馬耳他騎士團,但他們又把它售給法國西印度公司。
荷蘭海盜在今英屬維京群島的托土拉島建築自己的巢穴,但1666年英國人就把他們趕走了。大約在1670年,丹麥人開始移居聖托馬斯島,8年後登陸聖約翰。此時丹麥人宣稱聖托馬斯和聖約翰都歸他們所有。1671年,丹麥王國成立了西印度和圭內亞公司以管理在新大陸殖民地的事務。丹麥人將兩島劃分為若幹種植園,開始種植甘蔗,起初使用服刑犯人為他們耕種,1673年後開始使用非洲黑奴為勞動力。商業以三角貿易為開始有所發展:他們從非洲販運來奴隸,將蘭姆酒和糖漿運至歐洲,再將歐洲貨物運回群島。聖湯瑪斯島成為加勒比海地區的主要奴隸市場。1733年,丹麥殖民聖克洛伊島。同年,聖克魯斯島被法國賣給丹麥,丹麥的西印度群島就此形成。1717年1月,英國的士兵在此擊敗了海盜約翰,戰爭的幸存者被遺棄在島上,他們幾乎被餓死,恰巧另外兩個海盜單桅船救了他們並一起逃往了維京果島。
渡過了殖民初期的艱難時刻,18世紀中葉起,聖托馬斯島逐漸成為加勒比海地區的商業和船運中心,而在聖克洛伊島,由於引進了大量黑奴,蔗糖產業也不斷興盛。
好景不長,到了19世紀後半葉,丹麥西印度公司卻連年虧損並陷入財政困境。1917年3月31日,也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王國以2500萬美金黃金的價格,將聖托馬斯、聖約翰及聖克洛伊三座島嶼賣給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