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立的美屬維京群島的管理全權由美國海軍部負責。該群島居民從1927年起自動成為美國公民,但不能在本島參加美國總統的選舉。1954年美國政府修訂了1936年通過的《維京群島組織法》,規定該島居民享有一定限度的選舉權,並成立了經選舉產生的由15人組成的參議院。自1970年始,群島的行政權被交給了民選總督。從1973年起,普選產生一名駐美國眾院代表,但隻在眾院的委員會有表決權。美屬維京群島還擁有屬於自己的旗幟。
維京果島是英屬維爾京群島上的第三大島嶼,它的麵積為8。5平方英裏。
維京果島擁有鋸齒狀的海岸線,可以為海盜提供了非常安全的停泊地點,所以包括曆史上非常有名的海盜“黑胡子”
和基德船長都曾經在此停泊過。
如今,維京群島成了加勒比海東部的旅遊重鎮和美國人的度假勝地,位於聖托馬斯島的首府夏洛特·阿瑪列東麵的避風港碼頭最多可以直接停靠6艘郵輪,這個差不多2萬人口的島嶼居然單日能夠接待最多2萬名遊客。
維京群島
美屬維京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猶如串串珍珠,灑落在東加勒比海。航海家們根據貿易風的走向,又將小安的列斯由北往南分成了背風群島和向風群島。在背風群島的北部,屬於大安的列斯群島的波多黎各東部約50英哩處,坐落著風景秀麗的八十多座島嶼,始稱:維京群島。維京群島東部的大部分島嶼,都是大英帝國的海外領地。西部的聖克洛伊,聖托馬斯,聖約翰及水島,則屬於美國。
馬達加斯加群島
觀點:海盜們在印度洋上瘋狂肆虐,搶劫黃金、象牙和珠寶。最早來到馬達加斯加群島的是海盜,他們創造了“烏托邦式”的“海盜王國”。
私掠船和海盜船的區別並不是十分清晰,從法律角度上說,它們所從事的行當一種是合法的,一種是非法的。從理論上講,私掠船是一種武裝民船,在政府的要求之下對敵國的船隻進行攻擊,並把戰利品上繳給他們的君主。另一方麵,海盜船是一種無法無天的組織,任何船隻不幸經過他們的海域都可能遭受劫掠。
曆史上關於海上大盜的描述很多都自相矛盾,通常是傳說掩蓋真相,很難界定它們的真假。
1698年4月1日,曆經長途航行的基德私掠船隊駛進了馬達加斯加群島的一個小港,這個小港怡巧就是當時有名的海盜聚集地聖·馬麗諾,海盜羅伯特·卡利福船長的海盜船“莫查”號正停在這裏的港口上。天真的基德此時還認為自己是一個服務於英國官方的海盜緝捕者,竟然下令向海盜船開火,但他的水手拒絕這樣做,他們給基德兩條路,要麼死,要麼當海盜,陷入絕境的基德選擇了後者,正式成了一名海盜,但他始終認為自己是無辜的,堅信“隻要回到英國一切都會好辦”。可他的結局是被吊在泰晤士河邊的柱子上。
據說,最早來到馬達加斯加的就是一批海盜,當年最有聲望的海盜首領創立了不分國籍、凡是投奔居住者一律歡迎接納的製度,讓馬達加斯加享有“烏托邦”的美稱。至今,馬達加斯加人民仍保持一顆開放的心,他們喜歡平靜的生活,對他人充滿信任。據介紹,馬達加斯加還是非洲治安最好的國家之一。
在來往印度和東方的航道上,除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外,還有從葡萄牙在印度的貿易前哨基地果阿開出來的葡萄牙船隻,有從錫蘭和亞洲其他地區開出來的滿載值錢貨物回國的荷蘭船隻。海盜因此在海上有一個非常廣闊的有利活動空間。他們可以往北駛向紅海的海口,在那裏等待莫臥兒帝國的船隻經過;或者,在馬達加斯加沿海留尼汪島附近攔截荷蘭、葡萄牙和英國的船隻。但紅海上的生意最大的問題是距離太遠,海盜們於是就在海上建立起許許多多的前進基地,在那裏海盜們可以休整和補充給養。起初,他們用位於紅海海口的被太陽曬得又幹又硬的丕林島或巴卜島。丕林島的位置是很理想的,但是缺水,後來海盜就轉向熱帶的馬達加斯加島及其附近的島嶼,例如位於非洲海岸和馬達加斯加之間的科摩羅群島中的約翰納島。馬達加斯加比丕林島離紅海和印度的馬拉巴海岸更遠一些,但是其他方麵的條件都是最好的。那裏有優良的港灣,海盜可以停泊休息和維修船隻,修補帆索。那裏有豐富的淡水源和各種充足的給養,其中包括像酸橙之類的抗壞血病的食物。馬達加斯加的當地土著部落之間忙於互相爭吵,根本顧不上同心協力去對付外來的白人入侵掠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