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大幅增加,歐洲在這個時期快速發展並奠定了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人們不僅在這個時代中發現了新的大陸,增長了大量的地理知識,也極大促進了歐洲的海外貿易,並成為歐洲資本主義興起的重要環節之一。而新航路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也是有好有壞。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了探索新航路和進行殖民掠奪的總先鋒。
新航路的開辟和隨之而來的殖民掠奪,對世界各國的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亞洲、非洲和美洲的許多國家,從此逐漸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為歐洲殖民者掠奪的對象。而後興起的英國、荷蘭和法國等西北歐國家,利用其逐漸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力量最後擠掉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繼續在亞、非、美洲進行殘酷的殖民統治,給這些地區的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當然,事情也有另一麵。新航路開辟以後東西方連成一體,有利於雙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促進世界文明的彙合,促使一些地區如美洲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獨具一格的文化氛圍,並最終催生了當今的北美洲軍事和經濟強國——美國。
一般認為,葡萄牙於1415年占領的休達是近代西方國家最早占領的殖民地。該港原屬於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製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部署最終占領了休達港,隨後為直接與出產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係,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領了馬德拉群島、佛得角群島等群島。2008年歐洲金球獎得主克裏斯蒂亞諾·羅納爾多的故鄉就在馬德拉群島,那裏現在還是葡萄牙的屬地。
從15世紀初起,綜合實力較強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就開始積極地探索新航路,他們自然也先於其他國家開始對亞、非和美洲的殖民掠奪。兩國把本國艦隊所到之處都宣布為本國的領土,有時候是先後登上某個海島,但雙方都宣稱是自己先發現的新陸地,應該屬於本國。兩個急劇擴張的強國之間理所當然地發生了衝突。但經過羅馬教皇亞曆山大六世的調停,兩國於1494年6月簽訂《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1529年,兩國在薩拉哥撒再簽新約,根據兩個條約的內容來看,西班牙幾乎獨占整個美洲,而葡萄牙的勢力範圍則主要在亞洲和非洲的廣大地區。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瓜分殖民地。
1492年哥倫布首次在巴哈馬群島登上美洲。由於當地隻有貧窮的印第安人,沒有歐洲殖民者所感興趣的財富,所以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繼續航行到美洲中部的大陸上去了。繼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後,英國、荷蘭、法國和丹麥都陸續在加勒比海群島和美洲大陸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
西班牙人幾乎在每個新建的殖民地都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社會等級製度體係,這極大地限製了當地的社會發展。該等級金字塔的最頂端是歐洲本土出生的移民。殖民地出生的屬於純西班牙血統的人被稱為克裏奧爾人,以便與本土的西班牙人作區分,有些二等公民的意味。但克裏奧爾人後來卻占據了殖民地政府、教堂和軍隊中的大多數高層職位。歐洲的西班牙人和克裏奧人代表著殖民地的統治階層。白人男子和當地印第安人通婚所生的孩子被稱為混血兒,是第三梯次的階層。而原本是當地主人的印第安人則處於社會底層。有些地區的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完全消滅了,隻能從非洲運來黑奴來充當服侍的奴仆和種植園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