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15世紀中葉興起,它先後占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控製了“絲綢之路”和海路的要害關卡。奧斯曼帝國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最後能夠運達西歐的貨物不僅量少,而且大多都比原價高了8~10倍。於是,西歐的商人和貴族,迫切希望能夠開辟一條繞過地中海東岸直達中國和印度的新航路。
“黃金是一個奇妙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成為他想要的一切東西的主人。有了黃金,甚至可以使靈魂進入天堂。”15世紀末,西歐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都已經完成了領土統一和實現中央集權。為了掠奪黃金、白銀,擴張本國勢力,兩國的統治階級和商人,都積極地支持航海事業和開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1499年,葡萄牙人達·伽馬從印度成功返航,意味著葡萄牙人開辟了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路。而之前的西班牙人資助哥倫布船隊從歐洲向西航行,結果到了美洲,意外地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航行和擴張,促使西班牙人積極尋找另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由於哥倫布雖然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卻沒有到達富庶的東方,也沒有給西班牙立刻帶來可觀的財富。而達·伽馬開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後,卻給葡萄牙帶來驚人的利潤。西班牙當局對此忌羨不已,他們向民眾表示要繼續支持遠洋探險活動,希望也能找到一條直通東方的新航路。
意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曾經設想,繞過新大陸的南端可以到達盛產香料的今印度尼西亞摩鹿加群島。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總督巴爾波亞在1513年率領探險隊越過了巴拿馬地峽,他在山頂上望見美洲西邊隻有一片汪洋,便稱之為“大南海”。他相信,如能找到與“大南海”溝通的海峽,就可以到達盛產香料的東方了。1514和1515年間,都有人為尋找那個海峽先後南航到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口和聖馬提阿斯灣。費迪南德·麥哲倫密切注意上述動態,隨時準備完成這個任務。
麥哲倫是葡萄牙人,他最早先向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申請組織船隊去探險,進行一次環球航行。可是,國王沒有答應,因為國王認為東方貿易已經得到有效的控製,沒有必要再去開辟新航道了。1518年3月,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接見了麥哲倫,麥哲倫再次提出了航海的請求,並獻給了國王一個自製的精致的彩色地球儀。國王很快就答應了他。
不久,在國王的指令下,麥哲倫組織了一支船隊準備出航。
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由五條船和270名水手組成的船隊出發了。從西班牙出發,繞過南美洲,發現了麥哲倫海峽,然後橫渡太平洋。不幸的是,麥哲倫在菲律賓被當地土著殺死,但他的船隊依然繼續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並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地圓學說是正確的,為人們地理知識的擴大和科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麥哲倫被世界認為是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而西班牙人也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新航線。
馬可·波羅《東方見聞錄》
1275年夏,威尼斯人馬可·波羅隨父親、叔父來到中國。為了表示歡迎,元世祖忽必烈設盛宴款待他們。馬可·波羅在中國居住和為官17年,1295年回國後發表《東方見聞錄》(又名《馬可·波羅行記》,由馬可·波羅口述,比薩人魯思梯謙整理成書)。書中描寫北京的宮牆、房壁和天花板滿塗金銀,日本的金銀無數用來蓋房,而且聲言絕對確實可信。這本書廣泛流傳,使西歐人垂涎三尺,決心遠渡重洋、到富庶的東方去。
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作地理大發現,指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國家發起的廣泛跨洋活動與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歐洲人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線,以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這些遠洋活動促進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間的溝通,並隨之形成了眾多新的貿易路線。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曆史之一。
加勒比海盜
觀點:16世紀,隨著新航路開辟和殖民地擴張,航海貿易變得非常火熱,在加勒比海域的各個殖民地之間,藏著無數發財的機會,你可以組織商船隊通過貿易獲取利益,當然更多的人大概會選擇做海盜。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恩格斯15世紀末到17世紀,美洲新大陸的發現使加勒比海區海上運輸異常繁榮,隨之在這地區海盜活動也空前猖獗。16世紀的加勒加勒比海比海域更是成為了海盜們的天堂。許多海盜甚至是由他們本國國王授權的,加勒比海上的眾多小島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躲藏地,而西班牙運送珠寶的艦隊是他們的主要攻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