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做一個管理者(8)(2 / 2)

八、管理的12個問題

前已述及,管理是由計劃、組織、領導和控製四大職能所構成。為了使之便於掌握,具有可操作性,我們可以進一步把各個管理職能細分為一係列具體的動作。

在計劃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如下這四個問題做出回答:

(1)我是誰?

(2)我要到哪裏去?

(3)我的處事原則是什麼?

(4)我如何到那裏去?

其中,“我是誰?”這一問題對應著一個組織的基本定位,在管理中稱之為組織的使命或宗旨;第二個問題,“我要到哪裏去?”所對應的是組織的願景和目標;第三個問題,“我的處事原則是什麼?”所對應的是組織的價值觀或者核心價值觀;最後一個問題,“我如何到那裏去?”則涉及實現願景、目標的戰略途徑方麵的問題。

管理的組織職能可以歸納為對兩方麵問題的回答,即:

(1)我當如何工作?

(2)我們當如何工作?

前者涉及的是組織中的職位設計方麵的問題,後者則是關於如何構造有效的組織結構方麵的問題。

?效的領導涉及以下三個方麵。首先,明確你的領導方式。其次,讓所有人都知道要跟你到哪裏去。最後,營造一種氛圍,促使人們全力以赴與你一道去努力實現目標。領導職能同樣也可以表達為三個問題,即:

(1)我當如何領導人們?

(2)我如何讓人們都知道要到哪裏去?

(3)我如何讓人們全力以赴?

就控製活動的本質來看,不管什麼類型的控製都是由三個步驟所構成。第一個步驟是製定控製的標準,即確定你用什麼尺子來衡量;第二個步驟是測量績效,找出偏差;第三個步驟是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這稱為控製的三部曲。為了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控製三部曲也可以轉化為如下的三個問題,即:

(1)我們應當測量什麼?

(2)如何測量?

(3)造成偏差的原因是什麼?

這12個基本問題與管理的四大職能的相對應關係如下(見圖0—3):

管理不隻是智慧和思考,更是實踐和行動。如同農民種田一般,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為了得到果實,犁地、播種、澆水、整田,等等,一個動作都不能少。投機取巧,略過了某個環節,就會影響收成甚至顆粒無收。管理也是如此,也有一係列不能不做的基本動作。在管理上,再多的大道理,再深奧的知識,如果不能夠落實為必要的行動,也是不會有收獲的。這些基本動作,亦即關於管理一個組織必須回答的12個問題,便構成了這本小書的基本框架。

本書並不允諾提供什麼管理“秘方”或“靈丹妙藥”,而隻是提出一些管理者必須麵對和思考的問題。管理隻有永遠的問題而沒有永遠的答案,而隻有提出正確的問題才談得上解決問題。本書所提出的12個基本問題既是一個思考管理問題的邏輯框架,又是一張幫助管理者診斷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核對表(checklist)。回答了這12個問題未必一定能夠保證組織或管理者的成功。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不能夠明確回答這12個問題的組織或管理者,其管理必定是存在缺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