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小菲有個死穴,就是“四川”二字。
二〇〇八年四川大地震,災後我們到過成都、都江堰、九寨溝,由於狀況始終未明、形勢未穩,怕照料不來,因此不敢貿然帶三個女兒前往。但實在又想讓孩子看看國情、體驗滄桑,於是決定隻帶大女兒和二女兒,自我照料能力較差的小女兒則留在香港,寄住在外婆家。
朋友說:“你偏心呀,這樣對待小女兒,讓她有心理陰影呀……”
我說:“誰說得準呢?今天能安然回來,你就說我偏心不帶小女兒同往,要是出了意外,你一樣可以說我偏心把小女留在安全的地方,隻帶大姐二姐犯險去。”
況且,總覺得今日做父母的都不太肯讓孩子受到傷害。在不帶小女兒去四川行這件事上,我聽過不少這樣的評語:“你完啦,她會記你一世呀!”“你這樣傷害她弱小的心靈呀!”“……”
又如何呢?世事從來沒有公平可言,客觀的大環境決定一切,我可不能事事依照孩子的心意行事,每走一步都怕誰又受到傷害。
我們小時候去參加宴會,父母有時隻挑一個孩同往;回鄉下,照顧不了幾個小孩,留一兩個給親友照料都是平常事;公司搞旅遊,給你一個位子攜帶家屬,父親也隻會挑個乖的、容易照顧的。
今日的父母過分看重“平等”二字,見過許多朋友一家四口出遊,那個小的竟未滿周歲,我總是忍不住問:“為什麼不把小的放在家裏?”對方通常驚訝於我的無情:“怎麼可能呢?哥哥有得去,怎麼可以丟下妹妹?不公平呀!”
“她這麼小?怎麼會知道呢?”我說。
“知道的,讓她們知道爸媽待她不公,心靈會受創啊!”
倘若如此便要心靈受創,我輩的孩子們早就日日重創許多回,夠死幾次了!沒錯,四川為小女兒留下了心結,但我不認為她會嚴重到心裏留疤。提起四川,她的確會悻悻然,她說都是我不好,四川原來好漂亮。看我們的在四川拍的相片,小女兒說,我都想像你們那樣爬上海拔三千米的黃龍,不過,我怕吃“紅景天”,所以還是不去的好(“紅景天”是上高原前先要吃下的中藥,兩個姐姐形容如同吃糞)。
“下次你帶我去長城好不好?爬長城要不要吃紅景天?”小女兒凡事總會往好處看。
做父母的與其花時間擔心孩子的心靈受創,不如教她們世事無完美,回頭怨不如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