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2)(2 / 3)

後一組學生的滿足程度高於前一組,因為他們在期待的這一個星期裏每天都會以非常真實的心態想象自己和最喜愛的電影明星接吻的情形,就好像已經和那個明星接吻好多次一樣。

期待好事的過程,也是一種快樂,從而增強快樂的效果。比如讓情人在期待的過程中提前想象相聚所帶來的歡愉。再比如盡早宣布送給朋友一個禮物,如果可能實現的話,在開始就給出承諾。

有人喜歡給親朋製造意外驚喜,但是這種意外驚喜,卻不一定能夠將歡喜最大化。

“過度包裝”是個偽概念

同樣一瓶容量500毫升的純淨水,價格相同的情況下,多數人會挑選瓶子設計更合乎美感的那瓶。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在一家咖啡廳裏,實驗人員專門為顧客提供一種新的咖啡,並免費品嚐,但是要求顧客在品嚐之後,給這種新咖啡提一個建議價格。實驗人員將所有的顧客分成兩組來品嚐這種新咖啡。

供第一組測試的顧客品嚐的咖啡是盛放在紙杯中的。供第二組顧客品嚐的咖啡盛放在非常考究的陶瓷咖啡杯中,並且還配上專門的托盤。

實驗統計結果表明,兩組顧客品嚐的咖啡是相同的,結果卻差很多。使用陶瓷咖啡杯品嚐的那一組顧客,平均出價金額要遠遠高於使用紙杯品嚐的那一組的出價。

這個實驗還說明了一個問題,杯子竟然成了影響顧客出價的重要因素,精美的杯子,會讓被測試的顧客產生了高品質的預期,進而和嗅覺、味覺等感覺混合,成為一種更好的味道。

有人對月餅這種點心用精美的包裝盒感到可惜,痛斥為“過度包裝”。但是,這個“度”在哪裏?怎麼才能界定,卻含糊不清。或許,在技術不發達的年代,用馬糞紙也是一種過度包裝吧。發出這種批評的人,卻不會為自己乘坐的高級座駕感到過度包裝,按照這種邏輯,汽車隻要能代步即可。一些高檔汽車,連汽車關門時候的聲音,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精心設計的。

密歇根大學的萊恩·埃爾德教授認為:“由於味覺是從多感官衍生而來的,包括氣味(嗅覺)、材質(觸覺)、外觀(視覺)和聲音(聽覺),如果一個廣告能覆蓋到以上這些感官,就比單獨提及味覺要有效得多。”

所以,我認為,某種程度上講,所謂的食品“過度包裝”是個偽概念,包裝精美的飲食產品確實更有價值。

理論背景:回到邊沁時代

傑瑞米·邊沁是英國的法理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改革者。邊沁認為,最好的社會,就是其中的公民最幸福的社會。也因此,最好的政策就是能產生最大幸福的政策。

邊沁認為,快樂應該是可以量化的。卡尼曼在《回到邊沁》一文中,主張讓經濟學的基礎,從馬歇爾的效用,回到邊沁的價值(快樂)。價值,是一個感性的,又大致可以量化的概念。

邊沁的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認為,人應該作出能“達到最大善”的行為,所謂最大善的計算則必須依靠此行為所涉及的每個個體之苦樂感覺的總和,其中每個個體都被視為具有相同分量,且快樂與痛苦是能夠換算的,痛苦僅是“負的快樂”。

不同於一般的倫理學說,功利主義不考慮一個人行為的動機與手段,僅考慮一個行為的結果對最大快樂值的影響。

能增加最大快樂值的即是善,反之即為惡。

伊斯特林悖論

傳統經濟學認為金錢的效用是絕對的,行為經濟學則告訴我們,金錢的效用是相對的。這就是財富與幸福之間的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