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正態分布—鍾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3 / 3)

類似於CD、圖書、電影、電視節目等產品雖然早期的成本高昂,但追加複製的邊際成本卻相當低廉。

然而,這種收益遞增理論隻是出現在類似於演藝界、出版界、體育界等行業裏。

對於製造企業來說,超過了一定的生產規模,由於需要增加投資設備才能增加產量,反而會發生平均生產費用增加的收益遞減理論。如此,製造行業的商品不具備成為“超級明星”的必要條件。

第二個必要條件就是:易於傳播。

很久以前,留聲機沒有發明的時候,到處都有民間說書人,現在已經很少了。少數幾個說書人就可以長期占領主要媒體,逼迫那些靠街頭或劇場、按照表演次數收費的藝人改行。

能夠向許多消費者同時傳播,這是成為“超級巨星”的第二個條件。

理論背景:勝者通吃的社會

在《聖經·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主人將要遠行到國外,臨走之前,他將仆人們叫到一起,把財產委托給他們保管。主人根據每個人的才幹,給了第一個仆人5個塔倫特(注:古羅馬貨幣單位),給第二個仆人2個塔倫特,給第三個仆人1個塔倫特。拿到5個塔倫特的仆人把它用於經商,並且賺到了5個塔倫特。同樣,拿到2個塔倫特的仆人也賺到了2個塔倫特。但是拿到1個塔倫特的仆人卻把主人的錢埋到了土裏。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主人回來與他們算賬。拿到5個塔倫特的仆人,帶著另外5個塔倫特來到主人麵前,說:“主人,你交給我5個塔倫特,請看,我又賺了5個。”

“做得好!你是一個對很多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同樣,拿到2個塔倫特的仆人,帶著另外2個塔倫特來了,他說:“主人,你交給我2個塔倫特,請看,我又賺了2個。”

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一些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很多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最後,拿到1個塔倫特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我很害怕,於是就把錢埋在了地下。看那裏,那兒埋著你的錢。”

主人斥責他說:“又懶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那麼你就應該把錢存在銀行家那裏,我回來時能連本帶利地還給我。”

然後他轉身對其他仆人說:“奪下他的1個塔倫特,交給那個賺了5個塔倫特的人。”

“可是他已經擁有10個塔倫特了。”

“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20世紀60年代,知名社會學家莫頓首次將這種“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歸納為“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又叫“累積優勢”,也就是從過去的成果獲益的優勢。

社會學家羅伯特·法蘭克教授在《贏家通吃的社會》一書中指出,這是個“贏家通吃”的社會,遊戲規則往往都是贏家所製定的。

微軟在IT領域的壟斷地位可以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微軟的操作係統十分流行,它也是勝者通吃的典型,假如每個人都使用同樣的操作係統,就會少了很多兼容性的麻煩,很多人選擇它,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微軟的產品,而是因為它被廣泛使用。有很多軟件開發商聲稱自己的產品在性能上超過了微軟的產品,這也許是真的,至少在某些環節是這樣,但人們還是會普遍采用微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