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先生”起作用的職業
理發師、牙醫、麵包師、工程師等,屬於“中庸先生”起作用的職業。
比如,我常去樓下的理發店把頭發剪短,那裏的一般師傅收費15元,總監給我理發收費60元。
無論一般技師,還是總監,他們長期的收入都不具有突破性。或許今天多了個染發的女士,收入略高一些,明天全是男性顧客,收入少了些。但從長期看,是正太分布的、均勻的。
攤煎餅的師傅就更明顯了,今天賣120個煎餅,明天賣107個,後天賣123個……收入都在正常的範圍內浮動。
對於希望穩定的人來說,“中庸先生”掌控的職業是個不錯的選擇。它雖然不至於讓你一夜暴富,但也足以讓你安身立命了。
在《哈裏·波特》出版之前,J.K.羅琳隻是一個失業的單身媽媽,她靠領取政府發放的救濟金維生。《哈裏·波特》就是羅琳在哄著女兒的情況下寫成的。《哈裏·波特》在暢銷後,羅琳迅速暴富,成了僅次於英國女王的女富豪。
邁克爾·喬丹曾經有“活廣告牌”之稱,在1998年,喬丹一年創造出的經濟附加價值約為100億美元。
雖然是同一職業,也存在某種程度上的收入差異。比如,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技師比普通技師要掙得多,喜歡加班的流水線工人比不愛加班的流水線工人相對也掙得更多。此外,教師、醫生、程序員隨著能力的不同及市場條件的不同,收入自然也有所不同。但是,像體育界或演藝界那樣,個人收入極其懸殊的情況是少見的。
“極端先生”起作用的職業
演員、作家、歌手、畫家、運動員等職業,屬於“極端先生”起作用的職業。
每一天,都有一張張新麵孔來到北京這個大都市,來尋求自己的夢想。他們有歌手、自由演員、畫家等。他們大部分都在地下室或者城鄉結合部居住,有一些人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在這些行業,收入非常具有突破性。成功者擁有巨額財富,失敗者淪為乞丐。
在無數的運動員選手中,超級明星與普通選手收入相差數何止千倍?
2009年中國名人榜,該榜單結合中國大陸地區文體娛樂界明星們的曝光度和個人收入進行分析和換算,並給出最終排名。姚明年收入3.6億元位列該榜單榜首。而另一方麵,有些運動員能維持日常開銷,有球打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超級巨星的唱片發行量可以達到超白金數字,無名歌手可能連灌錄一張唱片的機會都難找。隨便問一地鐵裏乞討的賣唱歌手,有幾個沒有成為明星的夢想?
“極端先生”掌控的職業,雖然有可能一夜成名,但更多的可能是喝西北風。當年麥當娜為了在紐約謀生,從事過各類工作。她在商店當過店員,做過舞蹈演員,當過人體素描模特。她在自己的傳記中回憶,為了充饑,她甚至曾在垃圾箱裏找食物吃。她宣稱自己曾在被丟棄的“漢堡王”紙袋裏頭找到東西吃,時間大概為1980年。
麥當娜賭贏了,如果她輸了,不過是紐約夜總會多了一個籍籍無名的脫衣舞娘而已。
你具備成為“超級巨星”的條件嗎?
誠然,超級明星們有著優秀的稟賦,也不乏勤奮。但是,僅靠能力、勤奮等傳統思維已經無法解釋這個問題。
有人認為,他們是媒體推波助瀾製造出來的商業工具,這個說法並不完全符合事實。
關鍵在於能夠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遞減。
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地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所謂的規模效應,生產得越多,成本越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