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一般學生估計他們平均要花33.9天才能完成論文。但是,如果一切非常順利,平均要花27.4天。如果一切非常不順利,就要花48.6天。
事實上,這些學生最後平均花了55.5天才完成論文。
一屆長達31年的奧運會
1957年,澳大利亞決定興建一座歌劇院,當時預算的工程費是700萬澳元,計劃1963年初完工。結果歌劇院直到1973年才落成,規模比預想中的要小很多,卻花費了1.04億澳元,相當於現在的6億多澳元。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爭取到了奧運會的主辦權。市政府宣布,整個奧運會隻須花費1.2億美元就夠了。田徑賽場將設在世界上第一座裝有活動屋頂的體育館。結果是奧運會如期舉行,可是這座體育館的屋頂直到1989年才完成,僅此屋頂就花掉了1.2億美元。為此,蒙特利爾市欠下了大量債務。
2007年末,蒙特利爾傳出消息:1976年奧運會的債務終於還清。對蒙特利爾人來說,奧運債務一日沒還清,奧運會似乎就沒有完全結束。可以說,這是一屆長達31年之久的奧運會,終於可以謝幕了。
類似的建築,在世界上各個城市都能找到,它們是人類認知自大的紀念堂。
災難的根源
根據我所有的經驗,我沒有遇到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故。我在整個海上生涯中隻見過一次遇險的船隻。我從未見過失事船隻,從未處於失事的危險中,也從未陷入任何有可能演化為災難的險境。
—E.J.史密斯,泰坦尼克號船長,1907年
但是,泰坦尼克號於1912年沉沒,成為曆史上最著名的沉船事故。
我們再來看兩個“小概率事件”。
在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發生前2個月,烏克蘭能源與電氣大臣VITALI SKYLAROV這樣說:“這裏發生泄漏的概率是10000年都難遇到的。”
在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第25次發射之前,美國宇航局(NASA)的官員“對飛行風險的估計是1/100000”,也就是這樣的風險估計大致等於航天飛機在300年的時間內每天發射,也隻可能產生1次事故。如此自信,卻毀於瞬間。
關於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以及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的原因,如果不是官員為了保住工作而撒謊,那麼一定是過度自信。過度自信給人類帶來了難以撫平的傷痛和慘痛的教訓。
省小錢,費大事
筆者有個親戚,買了套二手房,需要把門鎖換掉。換鎖還不是小事一樁?為什麼要讓防盜門公司白白賺這幾十塊錢?自己去五金店買了副防盜鎖來換鎖芯。
結果呢,浪費了一下午時間,擰壞了兩把螺絲刀還是沒有解決問題。最後不得不讓防盜門公司的工人來。算來他也是個有事業的人,時間也很寶貴,居然就這麼浪費了。
再如,有些人討厭中介,出租房屋,掛出謝絕中介的牌子。以為這樣可以省掉一層盤剝。然而,房東可能低估了這項工作的複雜性,又高估了自己處理這些問題的能力。
一些房東最後還不得不去找房產中介。就連那些成功出租房子的屋主,也並不見得省下了什麼錢,因為成交的房租可能不是最佳的。甚至有房東因一些預料不到的問題與房客對簿公堂。
過度自信導致交易頻繁
一個對自己沒有任何信心的人是不會去投資的,更不要說投機。作為投資者,必須避開過度自信的心理陷阱。
研究表明,過度自信的投資者會頻繁交易。
心理學家發現,在男性化的職業範疇,比如體育競技、組織領導、財務管理等,男人比女人有著更嚴重的過度自信。因此,男性投資者比女性投資者交易更加頻繁。
單身男性投資者又比已婚男性投資者交易更加頻繁。
經濟學家布拉德·巴伯和特倫斯·奧迪恩的調查顯示,單身男性的賬戶年周轉率平均為85%,已婚男性的賬戶年周轉率平均為73%。
在巴伯和奧迪恩的另一項研究中,他們取樣1991年至1996年中的78000名投資者,發現年交易量越高的投資者的實際投資收益越低。過度自信的投資者更喜歡冒風險,同時,頻繁的交易也導致交易傭金過高。
交易頻繁不僅會導致高額的傭金成本,還會導致投資者賣出好的股票而買入差的股票。
控製錯覺
參加投資活動會讓投資者產生一種控製錯覺(illusion of contro1),控製錯覺也是產生過度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