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客觀評價顧雛軍已非易事。
2004年顧雛軍輝煌時,雖然無論是業界還是媒體,質疑之聲依然存在,但其聲已微;中國第三代企業家領袖、資本運作的高手、治療國有企業體製弊端頑症的手術專家、產業整合的英雄、民族精英……這是業界和主流媒體對他的評價。
2005年顧雛軍落難時,雖然“翻案”文章不時出現,辯白同情之聲依稀可聞,但其聲已微;騙子、罪犯、竊國大盜、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的瘋狂大股東、玩弄財技的資本狂人、失敗的產業整合者……這是社會和媒體對他的評價。
不以成敗論英雄,跳出成王敗寇的窠臼,客觀評價顧雛軍,是經濟界和媒體的責任。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顧雛軍的自我評價。當然,所有這些評價都出自他入獄之前。
“你可以說我搞的還是舊經濟。如果我20歲,我會選擇Internet,30歲,我可能還會選擇軟件,但現在40多了,我隻能選擇製造業。而且在製冷領域我可以算個專家,我不願再到一個做學生的行業裏,冒那個險。”
“至於叫我什麼比較合適,我自己更願意別人叫我製冷專家。我是工科出身,製冷是我的專業,我最大的願望是把我的科學發明用於生產。盡管我的製冷技術受到過質疑,但現在事實證明了我的價值。格林柯爾技術用於冰箱製造,雙效王已獲得業界公認和消費者歡迎。今年上市的三溫區冰箱,溫度達到無限可調,這一技術在國內首創,國外隻有西門子具有這個技術。明年我們還要推出四溫箱,這個技術是世界首創。”
“我算不上是個企業家,至多是個不受重視的科學家。”
“我是學技術出身的,不是學金融的。拿錢賺錢,那是賺錢的最高境界,我不行。其實在資本市場方麵我隻能算個木匠。通過摸索,在行業裏造了幾件‘家具’而已。”
“我是做產業的,我不是什麼資本運營高手。”
“我做學問,做成科學家;我做企業,做成億萬富翁,誰能比我更聰明!”
“如果有一天我把汽車做得像冰箱、空調一樣好,你們是不是才相信我是個能人?”
“我曾多次向各界朋友表示過,在中國大地上,打造出一個世界一流製冷家電企業,是我多年以來的執著追求。我要整合的不僅是冰箱行業,而是整個製冷產業鏈。當然,我有信心成為第三代企業家領袖。”
下麵,我們再聽聽業界、經濟學界和媒體的評價。當然這些評價全部來自顧雛軍入獄之後。
顧雛軍是金融大家與產業大家的結合,這個人身上具備三大文化特質:一是技術文化;二是大規模營銷文化;三是資本文化。綜合起來看,顧雛軍絕對是有產業文化素質的人,這幾年正在積累製造文化。顧雛軍希望有格蘭仕這種大規模製造的基礎,然後去全球市場上以他的技術長項、國際營銷長項、資本運作長項,去創造奇跡。
那人的思維水平,是我見到的老板中少有的高智商。真絕。
--李肅
國內其他企業家跟他不是一個檔次的。他是唯一產業整合超越德隆的。
--向宏
在企業界,顧雛軍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倘若這樣的人才在一個好的製度裏和政策下,他也許可以避免犯錯或犯罪,但中國今天的這種狀況,體製問題和改革思路問題都可以導致公共利益和企業家資源的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