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迷亂的心(VI)(2 / 3)

“好地。”不過,高昌還是提醒楊華:“大人,二十萬大軍啊,要吃要喝要,你該怎麼辦呢?”

楊華一攤手,“我又能怎麼辦?李綱大人把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交給我,隻能拾漏補缺,頭疼醫頭腳通醫腳,走一步看一步了。”

“隻怕大人到時候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大人也是沙場宿將,當知道其中的厲害。戰場之上是打不得馬虎眼的。”

楊華煩躁地摘下額上的濕巾仍到桌子上:“我有能怎麼樣,就算把我那點家底子全貼進去,也維持不了幾天。”

“地裏的麥子成熟了。”

“什麼。”

“隆德府地裏的麥子成熟了,全割了,應該能維持一場為時一月的大戰。”高昌淡淡地說:“就看大人是否能下得去那個手了。”

“說說你的意思。”楊華不動聲色地看著他。

高昌道:“現在是六月中旬,正是小麥地收割季節。我已經計算過,整個隆德府可收麥子二十萬石,若將軍把今年的夏稅截留了,可得八萬石小麥。”北宋的賦稅由兩部分組成:實物和現錢。

實物主要是糧食和布匹,這可是楊華急需的戰略物資。

高昌又說:“若將軍截留夏稅。將來若朝廷追究下來,隻怕您會有大麻煩。”

楊華嘿嘿一笑:“也不是不可以,我楊華本就是一個跋扈將軍,身上的麻煩還嫌少呢!就這麼辦,提前征稅。對了,相州那邊也要派人去同汪知府說一句。我龍衛軍地私鹽的提成就不要現錢了,全部換成糧食。你計算一下,包括正常的賦稅和強製征收,我們一共可以籌集多少糧食和布匹?”

高昌很快計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糧食十萬石,食用肉食一萬斤、上好細麻布四千匹、粗麻布六千匹。生鐵一萬斤,熟鐵兩千斤、桐油五百斤、火油六百斤、藥材三千斤、各類竹材木材無法統計。

還需征發兩萬民夫,六千頭大牲口。

“竭地之所出啊!”楊華歎息一聲:“這就是隆德府地戰爭潛力,經此一役,我隆德府算是圓氣大傷了。就這麼辦吧。”

就目前看來。十萬石糧食供給二十萬大軍食用。問題是,這些糧食還不可能全部落到每個士兵頭上。路上負責運輸的民夫要吃糧食,牲口要吃糧食。等運抵目地地。隻餘五萬石不到。攤到每個士兵頭上,也不過二十斤的樣子。

加上各路大軍自帶的糧草,每人也不過三十斤的樣子。

在戰爭狀態下,以每人每天吃三斤計算,隻能夠維持十天。節約點,可以維持二十天。這還不算牲口的嚼裹。

也就是說,以統一計算下來,二十萬人的北宋大軍隻能夠進行一次為期十五天的大規模戰役。十五天隻內若不能解決戰鬥,等待他們地就是又一場大敗。

要想截留隆得府地夏稅並不是楊華一個人說了算。他當然可以不顧一切地蠻幹,隻要能打敗金軍,個人地榮辱算不了什麼。可是,隻怕事情還沒辦法,就被人製止了,如此一來,不但不能征集到足夠地物資,自己也要被監察院禦使們彈劾得滿頭是包。

這事還得拉李綱下水才行,當今皇帝雖然是個頑童性格。但最怕李綱。隻要有李綱出麵,事情或有可為。

“可以。”李綱很爽快地點了點頭:“可以截留,我馬上給天子寫一份奏折,請他降下恩旨同意我等所求。”

“隻怕陛下不會答應的。”楊華苦笑。

李綱沉吟片刻,立即道:“成,暫時瞞過陛下,等這一仗打完再說。隻要能成功救援太原,天子想來也不會怪罪地。”

“是,末將這就去收稅。”

“你等等。”李綱叫住楊華:“我準備在下月中旬對太原之敵發起總攻。時間緊迫。你務必在一個月之內將一應錢糧物資準備妥當,抓緊點。”

“這麼快?”楊華頭上熱汗滾滾:“大人。是不是在延後一些時間。”

“不行!”李綱斬釘截鐵地說:“宗翰主力隨時都有可能南下,此戰必須在秋天前結束,我們等不起。再說了,朝廷政令朝令夕改,今天喊打,明天未必不去割地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