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13 通往各自的路(1 / 3)

馬擴和畢哲元的這次“非正式”協商在奇怪的氛圍中圓滿結束。之所以說奇怪,是因為馬擴擔心契丹人流落異鄉數十載,九生一死這才重返東土,必然急著複國,一旦自己秉承徐郡王授意,告訴對方因為川陝需要休養,所以西軍短期之內不會再有所舉動,契丹人聽了這話一定會急眼。

而畢哲元也擔心,西軍正在順風順水的時候,攻取河東半壁,又瓜分西夏一國,其氣勢勇不可擋,大有一舉收複失土的架勢。一旦自己向對方提出,遼軍在取得西夏土地以後,要暫時消停一陣,東征金國之事容後再議,那馬擴聽了多半也會不快。

然而的事情結果讓雙方都始料不及,無論是馬擴還是畢哲元,都沒有任何異議。這不禁讓馬子充有些懷疑,我們是因為川陝民力已盡,急需休養生息,你契丹人是因為什麼?

七月,涇原軍撤回陝西,徐衛通令嘉獎。並於當月召開了由六個帥司一個安撫司主要官員參加的軍事會議。在會議上,他正式提出暫時休戰,發展生產的策略,命令各司除正規軍以外,其他如番兵、弓箭手、鄉兵、勇壯,都使其歸耕田畝。而正規軍,除訓練以外,也要加大營田力度,此舉意在減輕四川負擔,使陝西自給。

隨後,又召集川陝兩地的轉運司、提刑司、常平司以及主要地官長官,通報此一事宜,並表示結束戰時財政,以求改變川陝歲入大部用於軍隊的現狀。

徐衛這一舉動,是符合民意,順應情勢的。連年的征戰,非但給四川造成極大的負擔,也使得陝西的重建受到一定影響。宋軍和金軍不同,女真人當初搞的是以戰養戰,每到一地,搶掠一空,又逼迫宋廷支付巨額賠款,每次都賺得盆滿缽滿。而宋軍每複一地,就是進行重建工作,說白了,就是砸錢。

而川陝財政是自給自足,中央不會負擔一錢一毫。川陝憑一隅之地,養著天下最多的軍隊,堅持了這麼多年,已經相當不容易。

徐衛的舉動贏得了各界,尤其是四川的歡迎。他是川陝宣撫處置副使,手裏權力之大,近乎於半割據狀態。試想,一個地區的行政、軍事、財政、人事權力都集中在一個人手裏,他如果不點頭,你能有什麼辦法?

向朝廷上奏說徐衛權力過大,是個潛在威脅?算了吧,趙諶在世時,朝中就已經有大臣提到過這個問題,但那時都沒能解決,現在趙謹登基才幾天?他不可能立即解決這個“曆史遺留”問題。

“大王,遼使蕭朵魯不到。”一名佐官在徐衛辦公堂外說道。

“蕭朵魯不?在哪?”徐衛抬頭問道。

“直接到了宣撫處置司,已經請到花廳奉茶。”佐官回答道。

這就讓徐衛有些奇怪了,作為使節,蕭朵魯不肯定應該先由相關官員接待,到館驛住下,怎麼直接衝到衙門來了?莫不是有什麼急事?一想到這裏,他也不猶豫,放下手裏的事就往廳上趕。

那簾子剛掀起來,紫金虎就愣住了。因為蕭朵魯不雖然仍舊一身契丹貴族的愛戴,但他腰裏卻紮著一條白腰帶,顯得非常紮眼。白色在漢人的習俗中,有特定的含意,徐衛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還是停了片刻才出去。

“見過大王。”蕭朵魯不沉聲道。他的語氣又讓徐衛有了一些不好的感覺,因為對方時常奔走於宋遼之間,幾乎可以算是老朋友了,每次見麵都是喜笑顏開,並不拘謹,這回怎麼這副模樣?

徐衛也沒坐,就立在他麵前,皺眉問道:“尊使何故如此?”

蕭朵魯不臉色晦暗,低頭道:“在下此來,是有一件要事。”

徐衛預感到不妙,退了幾步,緩緩落座,又招呼他道:“坐下說。”

蕭朵魯不坐下之後,仍舊低著頭,好似滿腹心事,徐衛雖然急欲知道原委,卻也不好去催問,就一直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