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 費盡心思卻為誰(1 / 2)

楊晏筠怎麼也沒想到李世民會說出這番話來,隻覺得後背發寒。“陛下這話,在臣妾麵前說說也就罷了……”

“那是自然。”李世民歎了口氣。“朕這些話,除了對你,不會對宮中第二個人說。但是,朕這話並非是無的放矢。”他神色有些古怪道:“天下人都知道,朕的皇位,就是朕爭回來的。朕的兒子,若不顯出一點本事,又有什麼資格叫朕把這位置交給他呢?”

雖然李世民對自己表示出極大的信任,可麵對這種敏感話題,楊晏筠雙唇微顫,再不敢接話。幸好李世民轉了話題,“莫遲的事情,你也不需要如此敏感。如果一個女人就能左右到恪兒的想法,那恪兒也太沒出息了。”

“陛下言之有理。”楊晏筠低聲道:“何況有陛下在,又何須臣妾多事。”

“起來吧。”李世民伸出手,扶起跪在地上的楊晏筠,目光深沉。“朕不怕對你說實話,莫遲丫頭很像一個人,所以朕心裏難免高看她一些。她的表現也沒有叫朕失望,所以晏筠呐,你也不要叫朕再失望了。”

“臣妾記住了。”雖然很想問上一句莫遲像的那個人究竟是誰,但楊晏筠深知此時實在不是多話的時機,隻好忍住好奇,點了點頭。她已經不敢再說下去,剛剛李世民那些若有所指的話,已經讓她遍體生寒了。

雖然李恪為楊晏筠的所作所為痛心,雖然楊晏筠不把莫遲的安危放在心上,但她畢竟還是李恪的母親。假如李世民的話被旁人所知,李恪在太子李承乾眼中,就會成為不得不死的人。這絕不是楊晏筠希望發生的事情。李世民的話,可謂正中楊晏筠的命門,讓她完全無法再輕舉妄動。

這天夜裏李世民和楊晏筠之間的對話,宮中雖然無人得知,但是楊晏筠對莫遲態度的轉變,還是被敏感的莫遲察覺出來。

經過那晚之後,楊晏筠似乎又恢複到了之前的態度,對莫遲照顧有加,殷勤備至,偶爾還會帶著她到禦花園中去轉轉,婆媳倆那種親昵的勁頭,惹得宮中其他妃嬪們羨慕不已。隻是雖然如此,莫遲卻也不敢大意,對待楊妃一如從前的小心恭敬。

另一方麵,莫遲對皇子們的課程開展得也非常順利。按照李世民之前的安排,為了照顧莫遲的身體,每隔一天為這些皇子們上課,但是沒幾天,就由李治牽頭,去求李世民把課程改成每上兩天課才休息一天了。但莫遲進宮是為了養病的事情是世人皆知的,也正因如此,就是聽到莫遲打個噴嚏,這些養尊處優的孩子們都會緊張一下,對莫遲可說是格外關心。

不過關心歸關心,緊張歸緊張,這些天相處下來,他們對於這位三嫂,也敢大膽的開起玩笑來——反正隻要不耽誤課程,這位三嫂是不會發脾氣的。

“老師,我會拚我的名字了,li–zhi-,對吧?”李治有些興奮的說。“這拚音字母真有趣。寫起來和我們的漢字很不一樣,卻又能拚出漢字。可惜我的鵝毛筆用的還不太好。”

“我也是。”李慎也有些遺憾。“字母也很難寫的漂亮。”

“沒關係,慢慢練習就好。”莫遲微笑道。其實鵝毛筆用不好的問題不能怪李治和李慎,宣紙柔軟、吸水性強,但是並不適合用尖銳的筆尖在上麵劃來劃去。加上他們從小習練毛筆字,很難習慣使用硬筆。

“對嘛,像本王這樣抄一遍論語就能寫好了!”李貞在一旁幸災樂禍。他上次故意遲到,被莫遲罰抄論語,結果卻意外的得到了比別人更多的練習機會,鵝毛筆反而是用的最好的一個。

比起謙虛好學的李治和李慎,李福和李明兩個小孩子,則對莫遲有種小孩子對成年人的崇拜:“老師的畫也畫的好厲害,今天我們畫些什麼?”

“今天畫這個香爐好不好?”莫遲想了想,指著宮殿中的那隻獸首熏香八角爐道。

按照年齡差別,莫遲為這五位皇子設定了不同難度的課程內容和進度。比起三個哥哥,李福和李明的功課要輕鬆得多,比起抄寫練習使用鵝毛筆和炭筆,莫遲倒是經常布置些兒童簡筆畫的功課給他們。

而李貞、李治和李慎就沒這麼輕鬆了。自從莫遲講過了標點符號的使用,三人就迷上了用標點來重新劃分經史典籍的句讀,還拿去請教那些以學問著稱的大儒老師們。如此一來,反倒襯得莫遲閑了起來。不過莫遲肚子裏的經史典籍固然比不上他們那些正經的大儒老師,但是作為一個現代模範高中生來說,能拿出來教教小朋友的內容絕對不少。

語文有拚音字母和標點符號,數學則有阿拉伯數字,就隻這兩種後世成果,莫遲自問就足以應付這一年時間了,何況還有物理、化學、生物的一些基礎常識和實驗,也都可以在大唐現有條件下適當進行。備選的內容何其多,她唯一要思考和注意的,大約就是不要拿出太過驚世駭俗的成果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