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來到大唐,遠離課本和課堂已經超過半年,如今為了給這些特殊的學生們上課,莫遲倒是驀然有了一種親切和熟悉的感覺,忙得頗為樂在其中。
此時的莫遲還不知道,就在她還思索著什麼東西可以拿出來授課的時候,她“發明”出來的鵝毛筆和炭筆,以及教導李貞等人的拚音、標點之類,已經開始引起了一場新的風波。
“老師您看。”李泰神色慎重,“這是拚音字母,這是標點符號,俱是學生托人從宮中抄出來的。”
“這是什麼東西?!”李泰之師、禮部尚書王珪接過來隻看了一眼,就皺起了眉頭,哂然道。這上麵寫著的字母,顯然不是這位大儒所能理解的東西。
“嗬嗬,這是學生的三嫂、吳王妃拿出來教導學生的諸位皇弟的,這些古怪的標記文字,是用來標注字的讀音和標注出文章的句讀的。”李泰摸了摸圓滾滾的下巴,“聽說,父親對此很是讚賞,稱讚吳王妃有奇才。”
“這東西……要怎麼使用?”聽說李世民也十分欣賞,王珪不免又上心些,仔細的看起來。但他從未接觸過這種東西,光用眼睛看又怎麼能看得出用法來?
“學生也不知其用法,正打算請九弟來解答一二。”李泰所說的九弟就是李治,李治在宮中跟隨莫遲學習的事情,李泰自然一清二楚。
“如此倒也好,殿下求知之心一如既往,倒叫老臣欣慰。”王珪點點頭,表示讚成李泰的做法。
“說來奇怪,為什麼父親會安排三嫂來擔任弟弟們的老師呢?”
“魏王殿下,陛下聖裁,何須多想。”王珪收起寫有拚音和標點的紙張,揣入袖筒之中,“老臣還有些事情處理,先告辭了。”
顯然,說得淡定的王珪,也並沒有他所表現的那樣淡定。對於這種突然出現的東西,他心中的好奇和懷疑同樣強烈,急需找人商議一二。
李泰隻好送走了老師王珪,然後靜待弟弟李治上門,心中卻猶自不快。去年開始,李世民安排他拜在王珪門下,而且是行了全套的拜師大禮,場麵隆重一時無兩。誰知拜師之後,在做學問方麵,王珪固然盡心指點,但隻要提及政事,又或者提起李世民,王珪必定如這次一般避而不談,每次都叫李泰無比煩躁。
“四哥。”長孫皇後去世時李治還年幼,得以被李世民放在身邊撫養長大,因此對喜歡在父親麵前討好賣乖的這個哥哥很是熟悉。憑心而論,他並不怎麼喜歡這個四哥,那種總是長兄教訓幼弟的口吻,讓日漸年長的李治非常不滿,但不管心裏有多麼不滿,他依然老老實實的向李泰見禮,絕不會有半分疏忽。
“來,小治。”李泰的圓臉笑得皺成一團。“聽說最近,三嫂在宮中為你們授課?”
“是。”聽到李泰問起莫遲,李治緊繃的神色略略放鬆。“是啊,三嫂講課可有趣呢,比那些老師們講得都有趣。”
“喔?”李泰不動聲色繼續問道:“那三嫂都講些什麼?”
“嗯,講了拚音、標點,還有……”李治說了一半,忽然看向李泰,像是想到好主意一般叫道:“對了,四哥,不如你下次向父親請求一下,跟小弟一起來聽一次課如何?”
“這個嘛……”李泰一時有些猶豫。他素負自己才學過人,去聽這個年紀比自己還小的嫂嫂講課,實在有些抹不開麵子。
李治像是早料到李泰的反應似的,溫和的笑道:“不然的話,弟弟實在很難描述三嫂講課的好處在哪裏。”
“那個拚音和標點,小治能不能教教四哥?”看到弟弟這種態度,李泰隻好換了一種辦法,直接問道。
“教給四哥倒是無妨,不過一時間恐怕講解不完,四哥不知有沒有空閑?”李治很認真的問。
這話倒不是李治故意這麼說來和李泰作對,李泰今年新年時上疏給李世民,說自己要帶領文學館中眾學者編修一本講述大唐疆土人文的《括地誌》,以彰大唐不世功業,李世民高興得還重賞了李泰。李泰此時應該正忙著修《括地誌》,哪有時間去學什麼拚音字母?
“些許空閑還是抽得出來的,不妨事。”聽說連李世民也稱讚拚音字母的妙處,李泰鐵了心要學,自然不打算改變主意。更何況,看了王珪的反應,他有種預感,研究一下這拚音字母,說不定會在某些特殊的時候派上用場,也未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