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雛鳳啼 第33章 骨笛之聲(上)(2 / 2)

那吐蕃少年聞言,昂頭驕傲地道:“我叫牟笛。我父王是吐蕃讚普娑悉籠臘!”

原來還是位吐蕃王子,武青玦對吐蕃事雖不甚了了,但來了這世上這麼久,又出身於皇家,倒是知道這代的吐蕃讚普是一位賢君,不過這讚普的吐蕃名字甚是難記,便是這少年剛說過他父王的名字,她也沒記清。反倒是這少年的名字,不像吐蕃名兒,比較簡單好記。

“原來是牟笛王子。”武青玦微微欠身見禮,“我是大唐宗姬武青玦。”

“武、青、玦。”他怪聲怪調地念了一遍她的名字,蹙眉道,“你們大唐人的名字可真難記。”

武青玦微微錯愕,忍不住“噗哧”一聲笑出來,沒想到英雄所見略同,倒被他搶了個先了。少年見她笑得嬌俏可愛,雪白的小臉在夜色下如蓮花綻開,微微一呆,伸手撫向她的臉:“你真好看,比寧瑪拉姆還好看,就是名字不好聽,不如我叫你岡拉梅朵吧?”

武青玦倒是被他毫無顧忌的舉動弄得一怔,見這少年舉動雖然有些無禮,但臉上卻無惡意,也不躲閃,隻好奇地道:“岡拉梅朵何解?”

“岡拉梅朵是雪蓮花的意思。”牟笛見她不躲閃,舉止大方、毫不扭捏,不像一般的大唐人看他們吐蕃人那樣眼帶鄙色,心中莫名地歡喜,“你的皮膚像雪蓮花一樣潔白,我就叫你雪蓮花。”

岡拉梅朵……指雪蓮花麼?這吐蕃王子的性格還真是直接,武青玦知道藏民豪放,對他擅自替自己取名不以為意,笑了笑,目光落到他手上,見他手裏拿著一支瑩白如玉的短笛,看來剛才那陣樂聲果然是他吹的,是玉笛麼?竹笛音色明亮清脆,金屬製的笛音樂暗淡柔和,武青玦前世沒聽過玉笛的音色,今世生在皇家,也沒見過誰用玉笛,太常樂府的樂師吹的也都是竹笛,此際見著一支玉笛真品,大為心喜,開口道:“我能看看你的玉笛麼?”

“這個?”牟笛愣了一下,低頭看了看手裏的短笛,遞給武青玦,“岡拉梅朵,這不是玉笛,是骨笛。”

“骨笛?”武青玦驚訝地接過來,若是骨笛,則比玉笛還要稀罕了。她素喜笛簫類樂器,自然知道骨笛算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樂器,七十年代在淅江餘姚河姆渡過出土過許多支孔數不等的禽骨。那些禽骨經專家鑒定竟有七千年曆史,是上古先民用以誘捕飛禽的狩獵工具,部分骨哨仍可以吹出簡單的音調,與鳥鳴相象。因骨笛罕見,鮮少見諸文獻,僅《酉陽雜俎》有一例晉時有人以猿骨為笛,吹之,其聲清圓,絕勝竹笛的記載。另《玉芝堂談薈》有馮海粟《鶴骨笛》詩一首,始知還有人以鶴骨製笛。不過藏族、塔吉克族等少數民族素喜用鷹鷲翅骨製作骨笛吹奏,至今在西藏、青海、甘肅等藏牧區還有骨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