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坐在火盆旁的人一開始都以為那幾個人是茶水喝得多了,需要解決一下個人問題。作為店主,本來至少得有一點為顧客考慮的心意,但這四人從一開始坐進鋪子裏來,渾身就隱約透著絲古怪,茶鋪老板心存警惕,也就沒有提醒他們打傘。
反正茶錢他們從一開始就給了。
但見他們良久未回,火盆旁的幾人也忍不住議論起來。話頭傳來傳去,最後還是回歸到了武館弟子這個層麵,然而問了一圈,也沒人看出他們是哪家武館的弟子。
茶鋪老板還是遵從自己最初的觀點,認為這可能是來自某個新開武館的弟子。
有一個茶鋪夥計忍不住道:“他們去了這麼久,不像會是做那啥……他們有傘不用,現在應該淋得夠透了。”
另一個茶鋪夥計連忙接話,迫不及待的說出自己疑惑琢磨了好幾回的一個猜想:“難道是他們的傘裏頭有什麼秘密?差不多所有人的傘都壞了,就他們手裏的傘還完好無缺。”
“他們是武人,誰敢動他們手裏的東西?何況布傘又沒紙傘那麼容易壞。”茶鋪老板看著蠢蠢欲動的夥計,斥了一聲,“顧客的東西,不要亂動,記住這道理!”
茶鋪老板本來還想說幾句話,但考慮到在場還有幾個顧客,便忍下了這層意思。
……
那四個殺手走向了一麵礁石的側麵,然後就縱身閃了過去。
他們當然不是要跳海,足下在嶙峋古怪的海岩上幾個突起點一連觸碰,四人最後落在了停靠於礁峭後一個視覺死角裏的一艘船上。
貓腰進了草席交疊而成的船篷裏,他們身上隻被雨水打濕了外表一層。待他們剛剛坐定,船頭以鬥笠遮蓋臉龐,似乎正一邊淋雨一邊做著白日大夢的船夫立即站起身來。
船夫抖了抖肩上披著的蓑衣,甩掉一片水花,但在水花拍在船板上發出的“啪嗒—”聲中,隱約還有他肩骨肘骨活動時發出的“劈啪—”聲。
隨後他將寬沿的鬥笠掀上頭頂,一躬身握起靠在船舷上的竹竿,待全部提起,這竹竿近乎有兩丈來長,被他隨手戳入海水下麵,船身開始緩緩移動。
像這樣的小船,在大風大雨極易起浪的海上氣候中行駛,其實是很危險的事。即便不探究大海深處的水底環境,就是這麼長一條海岸線鋪開,也不見得能有人摸清它每一處的水下情形。
但那四個殺手在坐入船中後,臉上都是一副泰然神情,絲毫沒有擔心這一問題。他們就是這麼來的,也相信船頭那個使二丈長竹竿的船夫,還會如來時那樣平穩的帶他們回門派。
隻因為這船夫下盤之穩、臂力之沉,能把那二丈竹竿使得跟二尺短劍一樣靈活自如——他是那三個少年的折劍師叔。
不過,他雖然有師叔之尊稱,卻不如伏劍師叔那樣有威望,隻因為他的“折劍”之名。
在他們的門派裏,如果有誰藝成之後,卻厭倦殺人,可以通過嚴酷考核,獲得“折劍”之名。“折劍”者即自斷手中殺戮,這樣的人本來對於門派而言,已經毫無價值,最後結局是被門派所摒棄。
缺乏門派的保護力,身攜命案的殺手們,在江湖裏將會處處遭遇想要排擠掉他們的殺機。
然而這位“折劍師叔”恰好是門派中允許存在的例外,隻有這一個名額,也就間接使他的武藝,在某種程度上,可能要高於那位權威不小的“伏劍師叔”。
隻是折劍師叔手中的劍,已經換成一根竹竿,或者他在今後進行輔助任務時,手裏還會拿棍子、石頭之類的東西,但是按照門派規定,他既然拿了“折劍”的名頭,手中便不能再接觸任何鐵器。
所以他漸漸也成了門派中最沒有地位的人,唯獨比較受年紀小的未出道弟子的歡迎。除了殺人這一件事,折劍師叔的武藝並不比門派裏擔負教習工作的師叔差,而且折劍師叔是公認的好說話。
然而對於一心想從自己名下的三名弟子裏,培養出成功殺手的伏劍師叔來說,折劍隱約是他的敵人,他不想自己的弟子離這個身上毫無殺氣的男人太近。
因此,三個少年裏雖然有人想跟折劍師叔打招呼,但在看了一眼同桌對坐的師傅伏劍之後,那種臉色頓時讓他們都微微斂起目光。
不過他們雖然不出聲,船頭撐船的折劍卻主動開口了,語氣散漫地道:“如何?今天玩得開心嗎?有沒有看見什麼好玩的事,說出來也讓我樂一樂啊?”
“我正想跟你說呢。”船裏肅容端坐的伏劍話雖這麼接了,但在他的語氣裏,並不能聽出一絲輕鬆玩笑的感覺,“清早你送我們來到這兒以後,也並未泊得太遠,怎麼我給了讓你接我們回去的信號後,你過了那麼久才回複?”
折劍淡淡一笑,回複道:“天氣變了,會有影響的。”
“難道不是因為你在船頭貪睡?”伏劍立即又追問了一句,這一次他不僅語氣冷硬,還挾了些許逼問意味。
“好吧,瞞不住你,是我睡過頭了,我向你道歉。”語速有些快的說完這一串話,折劍也不等伏劍是不是買他的賬,忽然又轉了話題,語速卻慢了下來:“咦?你們的傘好像都沒帶回來呢?”
一名少年忍不住要開口解釋,被伏劍翻掌一個手勢給壓了下去,接著他便親口解釋了一句:“傘是我故意留下的,留給了在岸上碰到的幾個有意思的人。”
船頭杵杆推船的折劍聞言長歎一聲,倒不是在惋惜他沒有捉住伏劍犯錯的把柄,還是像在提前為幾個將死之人喟歎:“唷……能讓你覺著有意思的人,很快就會變成四人,因為你隻會對殺什麼人、如何殺成這兩件事感興趣。”
“謝謝你的評價,很公正,我喜歡。”伏劍語氣冷冽地開口,很快話鋒又是急轉:“但我隻擅長進攻,不會坐以待斃,不如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