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韋思浩更是拾荒者中的常客,他幾乎每天都要來此看書。
每一次進入圖書館前,韋思浩都會先把肩上的拾荒袋放在門口,接著再到洗手間開始認真的搓洗雙手,甚至他連指甲縫都要一點點的摳幹淨。在洗淨雙手後,韋思浩又一寸寸挽起袖口,直到露出幹淨的衣服內裏。
做完這一係列的動作後,韋思浩才會去到圖書室,拿一本他喜歡的書籍,坐到最後一排,默默地認認真真看起來。
因為韋思浩常常以拾荒者的身份出現,引來了一些人的不滿,曾有讀者向館長投訴:讓拾荒者進入閱讀,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
然而,館長卻霸氣地回懟那些有意見的讀者:“我無權拒絕任何人入內讀書,但你有權選擇離開這裏。”
為此,杭州圖書館還被稱為“史上最溫暖的圖書館”。
而與此同時,韋思浩認真洗手後看書的照片也被流傳於網絡,不知不覺間他就成了杭州的網紅人物,引來了媒體爭相報導。
當被記者問到:“您為什麼要在看書前反複洗手?”
韋思浩回答:“千萬不能把書給弄髒了。”每天麵對惡臭難聞的垃圾,韋思浩不嫌棄髒,但前麵擺放著的是書,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韋思浩正是用這個簡單的儀式,表達著對書籍最高的敬畏。
即便被越來越多人關注,但韋思浩卻始終不驕不躁,仿佛絲毫不受影響,他一如既往地過著自己的生活。
日子就這樣日複一日地重複著,直到一場意外,讓韋思浩的生命戛然而止。
也是在韋思浩去世後,女兒們在收拾父親的遺物時,才發現了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麵。
那是在2015年11月18日,杭州城上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直到傍晚時分雨依舊沒有停歇。
突然,從稀疏的車流中衝出一道黑影,緊接著一道刺耳的刹車聲劃破夜空,下一秒韋思浩老人已躺在了血泊中。
路過的好心市民當即報警,隨後救護車和警車先後趕到,韋思浩老人也被第一時間送往了醫院。韋思浩老人在重症監護室躺了25天後,終究還是因病情嚴重而撒手人寰。
本來,這隻是一起普通的交通意外事故,並沒有什麼可關注的,但當女兒們懷著悲傷的心情整理他的遺物時,卻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
在韋思浩的遺物中有一個鐵盒子,裏麵有一大疊泛黃的彙款單以及一些信件,但上麵的署名卻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魏丁兆。
女兒們很是納悶,這個魏丁兆到底是何許人,和父親又有什麼關係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韋思浩的家人開始繼續尋找資料和線索,終於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這二十多年來,父親竟然對她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多年來,由於平時沒有跟父親生活在一起,接觸得少,韋思浩也從沒有跟女兒們多做解釋。她們從來不知道,父親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化名魏丁兆。
而父親這樣做的原因,竟是為了默默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寒門學子。
韋思浩二十多年來,一直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扶持著那些素不相識的孩子,從剛開始捐贈一筆幾十塊,到後來的幾千塊,為了讓孩子們如願進入校園,他從不吝嗇。
“因為魏爺爺的資助,我終於可以上學了,是您圓了我的校園夢,衷心的感謝您。”這是一位署名“蘭燕燕”的女孩寫給韋思浩的感謝信,而這樣的信足有一大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