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精神世界的拾荒者-韋思浩(1 / 3)

2014年11月,一位拾荒老人來到杭州圖書館,他先是進到衛生間反複仔細地清洗雙手,隨後卷起衣袖,翻出幹淨的衣服內裏包住袖口,然後才開始坐下安靜地看書。

老人看書前認真洗手的場景被人拍了下來傳到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拾荒老人也一度成了“網紅”。

不曾想,2015年的一場車禍,奪走了老人的性命,直到這時,人們才發現老人背後藏著一個驚天大秘密。

老人名叫韋思浩,出身貧寒家庭的他從小便酷愛讀書,但在那個連基本溫飽都不能保證的年代,讀書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奢望。

可即便如此,韋思浩也沒有選擇庸庸碌碌地過一生,因為他知道:生活很苦,但隻要自己足夠努力,便可以改變命運。

1953年,韋思浩通過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中文係,畢業後,他便在杭州市朝陽中學做了一名高中老師。

韋思浩喜歡看書,家裏的藏書更是直接堆到了天花板,韋思浩的女兒曾回憶說:“父親平時酷愛讀書,隻要拿起書,外界的一切就仿佛跟他沒了任何關係。”

如此酷愛讀書的韋思浩,文學素養更是不一般,他還曾因此被選到杭大編寫組,參與了《漢語大詞典》的編寫工作。

甚至,韋思浩在58歲快退休時,還考取了浙江大學外貿經濟專科教育的畢業證書,而兩年後又參加了會計和醫療培訓課程。

其實,按著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韋思浩應該會和其他的知識分子一樣,拿著不菲的退休金,悠閑地過著老年生活,平時在家養養花、逗逗鳥,無聊了到公園下下棋。

但韋思浩卻並沒有如大家預期的那般,過起舒坦的養老生活。

因為妻子早逝,韋思浩雖然有三個女兒,但均在外地,所以他獨自住在單位分的毛坯房裏。

房間內的裝飾極其簡單,除了一張木板床,就剩下一個被塞得滿滿當當的大書櫃,除此之外一件多餘的家具都沒有。

吃穿方麵就更不用說了,也是簡樸到能解決溫飽就行。

姐妹三人曾多次提議讓父親搬過去跟她們住,但都被他給拒絕了。

韋思浩每個月有著5600元的退休金,足夠保證他的生活,在經濟上,子女們也從來不用擔心,可讓人們沒想到的是,韋思浩竟然非要每天出去撿垃圾。

韋思浩的學生得知他們敬佩的老師竟然跑去拾荒,都覺得十分不解。

有人看不下去,就勸他:“老師,您別再去撿破爛了,好好在家養老。”

奈何,沒人能勸得動這個固執的老頭。

每次別人勸他,韋思浩都是笑著點頭,也不作解釋,第二天,他繼續雷打不動地繼續拿著竹竿,挎著袋子出去翻垃圾桶。

甚至為了省下電話費,韋思浩將女兒買給他的手機束之高閣,以至於每次女兒們來看他,都要在小區苦等幾個小時。

對此,女兒們可謂是怨聲載道,她們不明白自己通情達理的父親,為什麼在老了之後反而變得如此倔強。

即便年邁的韋思浩在所有人的印象中,變得冥頑不化,但有一件事情韋思浩一直沒有變,那就是他依然熱愛讀書。

家裏的書早已被韋思浩看完了,所以他常常到圖書館看書。

杭州圖書館,是一家麵向所有市民開放的圖書館,許多熱愛閱讀的讀者都會到這裏閱覽,甚至還吸引了愛閱讀的拾荒者和流浪漢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