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鬆紀伊的臉瞬間就灰白了下來。他耷拉在寬闊柔軟的椅子裏,一遍一遍地反複閱讀著這僅僅兩頁的文檔,仿佛他這樣作就能夠用自己的眼神劃破虛空看透這紛繁蕪雜的世界背後的隱秘,看透這他窮極一生也隻能了解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的技術世界究竟是怎麼回事。
或許是在座的所有人裏除了小鬆紀伊之外就都是經營管理方麵的人才,對於技術並不特別了解,或許是他們的承受能力高於小鬆紀伊,小鬆紀伊的失態沒有影響到大家。董事長坐在遙遠的會議室的一頭,用蒼老的聲音說:“這是政府內部的朋友冒險提供的一份東西,大家看完之後文件就回收,銷毀。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我們的技術在世界上是領先的,至少在某些方麵。現在看起來,我們和美國,和波士頓醫療服務集團的差距實在是非常遙遠啊。”
接下來,董事長直接點了小鬆紀伊的名,讓他分析一下基因造人的技術。
小鬆紀伊勉強收回了自己不知道飄散到哪裏去的神思,沉鬱地說:“我隻能說,很領先,太領先了。從價值上來說,如果能夠通過調整基因來產生幾個完美的人類樣本,價值非常大。和機器人,人工智能不同,和植入芯片也不同,這種完美性是可以遺傳的。就算是基因人和普通人結合,生下的孩子具有的基因特點也會比較完美,僅僅是遺傳性疾病的超低發病率,對於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來說就是不可估量的價值。這意味著隻有極少的國民財富被消耗在醫療福利領域。而且,通過調整基因,使得人體的運動能力,思維能力等等都可以有比較大的提升,甚至是外貌,體態特點。而且,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基因工程來準確控製的,效果比任何其他手段都直接。”
“那麼,這項技術的難度呢?”董事長追問。
“在集團現有基礎上進行追趕,至少10年到15年。”小鬆紀伊下了個斷語。會議室裏一片寂靜。小鬆紀伊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緒,解釋道:“從表麵上來看需要掌握的技術裏,我們集團研發本部擁有的隻有一項,那就是基因的切割和組接。由於基因人不同於克隆人,整個胚胎到嬰兒階段都要在實驗室裏進行,人工模擬子宮的技術也需要開發。當然,這個難度不高。最為困難的是分析、破譯、整理、歸納整個基因圖譜,將一段段的基因對應的功能全部分析出來。這才是最難的部分。這項工作需要整理大量的基因庫,分析基因庫裏各種遺傳問題,良性的和劣性的,然後從中提取各種各樣的優秀的基因片斷,組成我們需要的基因樣本。僅此一項工作就需要大量時間,因為很多遺傳問題,包括智商,發展潛力等等都需要等樣本成長到至少1歲半左右才能看出來。美國方麵能有這樣的成果,而且,現在的活體樣本已經快16歲了,基本上可以認為他們的技術領先我們30年。”
小鬆紀伊的話讓整個會議室裏冷場了好久。董事長才非常嚴肅地說:“真的可以產生完美的人的話,這個價值實在是……”
是啊,如果美國有計劃的產生一批完美的人類樣本,不知不覺投入到社會中去,以這樣一批人的智商,才幹,絕對可以在十幾年到幾十年裏形成一個精英階層。這樣一個無災無病,平均壽命長,智商高,運動能力強的階層很有可能可以主宰美國未來的走向。至少這樣一批人地智商絕對要比最近50年裏美國的任何一屆政府裏絕大多數人要高。而這樣一批人掌握的科學界,政治界,經濟界,等等,又將發生些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