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鬆紀伊從早上開始眼皮就一直在跳。不過,象他這樣的人是不怎麼相信迷信的說法的。碰上這種情況,他隻會檢討自己是不是沒休息好或者前一餐有什麼不利於體內平衡的食物。
當他來到他所服務的濱吉生物的本部大廈參加例行的高層會議的時候,他忽然發現會議有些不同。濱吉生物的主會議室難得地啟動了反監聽裝置,整個會議室裏所有用來進行遠程會議的設想設備也非常一致地被關閉,甚至還蓋上了墨綠色的天鵝絨罩子。小鬆紀伊記憶裏隻有一次公司高層會議出現這樣的局麵,而那已經是快10年前了,這樣的場麵意味著會議上透露的內容是絕對的機密,對於公司今後幾年乃至十幾年、幾十年的走向都有可能產生影響。
小鬆紀伊一時納悶了。他怎麼也想不起來公司內部最近有些什麼動態可以導致這樣的事件,那麼,隻有可能是外部的動力了。
濱吉生物的業務分成互相間沒有大關聯的幾大業務板塊。
首先就是生物工程領域。濱吉生物的大規模轉基因牛奶生產的項目在得到日本政府支持後,成為了濱吉生物利潤菲薄的一塊,但這卻是和政府高層建立聯係的契機。相關的一係列基因工程項目涵蓋了糧食作物,海洋生物,家禽家畜等等一係列的轉基因和基因調整項目,成就相當大。
其次就是製藥業。濱吉生物手裏有著相當龐大的藥物生產和研發體係,以及健全的配售體係。濱吉生物的製藥業中的很大一塊是生產試驗室和醫院使用的特殊製劑,比如數字圖騰研發的智能電子義肢的清洗液,和義肢在和病人進行適應期的時候用於增強人體電荷敏感度的針劑和體表塗抹用試劑。雖然這類產品利潤不高,但一方麵用量大,一個品牌建立起來以後銷售穩定,而另外一個方麵則可以通過這些產品從相關廠商那裏獲得技術支持。這些技術支持很多都逐漸被濱吉生物自己消化吸收,變成了自己的技術。在以往,通過這種和平演變的形式進行擴張,是濱吉生物的拿手好戲。
隨後就是濱吉生物的核心業務——實驗用動物培養。現在全世界各國各種各樣需要試驗生物的機構成千上萬,從應用層麵的法醫學實驗室一直到比較抽象層麵的基因學實驗室,對於試驗用動物的需要都不小。而在這個領域,多少有著些先知先覺的態勢的濱吉生物,憑借持續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在這個領域占據了全球市場的44%。這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數字。憑著這項業務,濱吉生物和全世界各國相當多的實驗室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同時,也保持著對全世界範圍的各種研究前沿的接觸。畢竟很多試驗都對試驗對象有特殊要求,要求的明確化往往意味著試驗內容不再是非常嚴格的機密了。
小鬆紀伊是濱吉生物在轉基因領域的首席科學家,也是濱吉生物的股東之一,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一直進入集團最高層的決策,為整個集團的發展出謀劃策。當與會所有人都一一落座之後,總裁秘書將一份文件發給了大家。文件隻有薄薄的兩頁,記錄的內容是森山千裏在內部會議上做的簡報的內容和相關部門對這些消息的可靠程度的初步評估。隱去了消息來源,隱去了內部進行核實和谘詢的部門和人員的來曆,這份文件看起來有那麼幾分像是一個不甚完整的科幻小說的大綱。
小鬆紀伊瞬間愣住了。他這一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衝到自己的辦公室,給理查德?戴克發個密碼郵件進行核實。如果是美國方麵已經研發成熟的技術,那麼,多多少少可以在理查德?戴克那裏得到一些消息。小鬆紀伊正是理查德?戴克所聯合的眾多科學家中間的一員,甚至是相當重要的一員。小鬆紀伊對於美國在基因領域的發展從來都非常關注,可是他從來沒有想到美國居然已經走在那麼前麵了。小鬆紀伊的學術功底很紮實,將基因技術逐漸引入日本國民日常生活的計劃也正是來規劃的。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讓基因技術普及到這個程度,相應的,也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對基因技術的重視程度達到日本這樣的高度。一直以來,小鬆紀伊都為自己國家在基因技術方麵的領先而感到自豪,而現在,這種自豪眼看著就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