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忠仆來送信(修段落)(1 / 3)

4、忠仆來送信

到後來一直過了很多年,宋嘉言也不得不說石孝全其實是相當聰明能幹的人,所以,後來當還是自己弟弟的侍衛的石孝全來求跟隨了他近十年的近身侍仆言可貞的時候,他是非常痛快地在他們雙方自願之後表示了同意的。

一般,很多忠仆曆盡千難萬險去給主人報訊的時候,最後都會對見到的可以救人的人說:“請您救救我們家的某某某。”可是實際上,他們家的某某某和人家是什麼關係呢?你又以什麼身份去報這個消息呢?也許他們都沒怎麼想過。

而石孝全,宋中丞奶媽的孫子,奶兄的小兒子,一個隻是蒙宋中丞教導,偶爾讀讀書,能認識字,能寫自己名字會算算簡單的算術,稍微會看看雲和風辨別一下天氣,來到孔府也不過是和他的兩個哥哥及奶奶一起照料著宋中丞的兩個小公子,年紀才十四歲的仆人,卻能在躲開郡守府的守衛找到自家的大公子(等大家知道內少主是什麼意思之後就明白宋嘉言為什麼不喜歡自稱是內少主了,而且二內少主,小內少主什麼的還能忍受,大內少主嘛,o( ̄ヘ ̄o#))的時候,在自家大公子一言不發的時候,說的是“請您救救您的弟弟”。

人都有遠近親疏之分。雖然“兩位小少主”和“您的弟弟”在這個地方指的是同兩個人,但是,對於現在隻有三兄弟和寡母相依為命(並且寡母目測還靠不住)的宋嘉言他們來說,他自己的兄弟無疑是不同的。

如果是聽到說兩位小少主什麼的,說不定宋嘉言還要想上好一會兒他們家的兩位小少主是指誰。

可是一聽到這個身體的弟弟,又想到剛才聽到那幾個侍女說的話,宋嘉言這回也顧不上裝啞巴了——不管怎麼說,據說他這個身體當時會病死,讓他撿了漏,就是因為本來就傷重的他聽到了外祖母和他母親商量要把兩個弟弟另外送走而頂著風雨在外麵跪了一天加重了病情。

雖然那兩個孩子還不是他心理上的親生兄弟,他現在對他們也還沒有什麼印象,但既然他如今接收了別人的身體,又僥幸因為對方的身體能夠繼續生存了下來,多少,他還是希望能回報對方一點的,哪怕隻是為了自己的安心。

“怎麼……回事……你……慢慢……說。”宋嘉言都不知道自己用的詞對不對,他隻能依照印象這麼慢慢地開口,一邊接過了那個仆人舉在頭頂的那張絲帛看了起來。

幸好,他的語言天賦還是在的,他十年的研究也沒有打水漂,盡管他的話講的又慢,聽起來還像是有些結巴,不過在愣過了一下之後,眼前的這個少年還是聽懂了他的話,開始從頭到尾慢慢地把事情講給他聽。

原來,起先他們一家被這個身體的舅舅也就是南陽郡守孔呈接過來的時候,當時孔呈也是和他妹妹說好,以後他們孤兒寡母帶著那家子沒剩下幾個的仆人就在孔家生活的。

宋中丞的家世雖然一般,不過他很擅長於運作。而且他深得先帝歡心,得到的賞賜也不少,雖然家產不算豐厚,但是也略有薄產。加上孔氏的嫁妝甚是豐厚,這麼多年,宋中丞不僅從不曾用孔氏的嫁妝過日子不說,還多少給孔氏掙了些皇宮賞賜的金銀珠寶,他們一家四口別說隻是帶著石家還有另外幾個被宋中丞收留沒地方可去的仆人,就算是多養活一些人,除了需要依附著孔家的勢力生活在南陽,其他的東西隻要得當,也必定是不用孔家養活。

所以,一開始,雖然石家是從宋家出來的仆人,但是想到宋家現在當家的是宋中丞的繼母,宋中丞之後的弟弟妹妹都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而宋嘉言兄弟三個跟著寡母回去必定無依無靠,又擔心宋中丞的繼母帶著她的兒女私吞宋中丞掙下的家產,他們還是同意了跟著主母到孔家來。

當時,他們多少想著,孔家總是主母的母家。主母雖然是個沒什麼主見也不會管家理事的人,但是現在孔家太夫人還在,總能說得上話,有事也有個人可以做主。

孔郡守一向對這個同胞妹妹不錯,而且他與宋中丞曾是同窗,素來關係較好,多少也能照應幾分。又聽說孔郡守的夫人也並不是十分刻薄的人,總不至於苛待了三個少主。

而且到了南陽這邊,宋家就算有什麼意見,一來他們也不好得罪家大勢大的孔家,二來南陽離扶風有些遠,他們也很難掌握這邊,多少能避免三位小主人像主人小時候那樣的為難。

願望是美好的,這些考慮結合宋家的實際情況,自然也是有必要的。

可是他們沒想到的是,一開始孔家確實對他們都不錯,而且孔郡守也確實是個還算厚道的人,就連他們這幾個後來跟過來的仆人的分工都沒有改變,基本上還是跟著舊主。然而,孔家的太主母和當家主母兩個卻不是想象中的好相與。

主母孔氏固然年輕,到現在她也不過二十七八歲,可是他們才到孔家不過半年,孔太夫人就開始給孔氏張羅著再嫁。兩個小公子年紀還小,將來如何都還說不準,孔郡守的夫人,孔家的主母鄧氏就開始考慮以後家產繼承的問題,開始攛掇著孔郡守把兩個孩子送回宋家去。

如果不是孔氏很可能再改嫁到時候需要嫁妝,而且就算宋嘉言留在孔家,以後也就是備半份嫁妝或者幹脆養在家裏一輩子,鄧氏估計都不願意留下他吧?宋嘉言用最大的惡意揣測著。

不過作為一個母親,為自己的兒女打算倒也平常。何況,硬要說起來的話,他們確實不應該到孔家來的。

哪怕隻要孔氏稍微明智一點,都會明白出嫁了又回家的女兒難道還能如過去一樣?更別說她還帶了三個孩子。就算她哥哥多麼仁愛,家裏的事還是他嫂子做主,以後這個家還是她的侄子他們的。她回來,不僅是給自己添麻煩,其實多少也是給她嫂子和侄子女們在心裏添了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