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世狗血了(修段落)(1 / 3)

3、身世狗血了

據說,他這個身體的父親——已經故去的宋中丞活著時原是當朝禦史中丞,不僅年輕英俊,地位也頗高。

按理說,三十多歲就能做到禦史中丞的人,前途無限,還大有發展。可惜,新帝登基不到一年,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就因為死諫而獲罪,雖然沒有當場死在朝上,但是回到家裏沒幾天也就病去了。

宋中丞是扶風郡平陵縣人,雖然宋家在扶風郡也是大族,還出過皇後。不過,貌似他們家那一支並不是本家,而且也不是很強。

要不是宋中丞早年到南陽郡來讀書,拜了宋嘉言這個身體的外祖父為師,多少也算是和恩師的女兒青梅竹馬,而且他也算是有些能耐,不僅後來通過考試被先帝發掘出來,委以重任,一躍成為天子近臣,按照道理其實是輪不到他來娶南陽大族孔家的女兒的。

宋中丞也是個長情的人,據說他對恩師的女兒一見鍾情之後也頗為有頭腦,既沒有死纏爛打,也沒有苦苦哀求,而是獨自一人拜別恩師到了京城去尋求發展。

而且他這人也算是意誌堅定又有勇有謀的類型,短短五六年,他一路從太學生因為考試優異被授以郎中之職,又從郎中一步一步做到了侍禦史。

也算是他們有緣分,宋中丞在京城到二十五六歲被授以侍禦史之職卻還沒結婚的時候,其實宋嘉言這個身體的母親孔氏據說才十七歲,正是他外祖母挑挑揀揀,這個不好,那個也不行,所以挑大了女兒年紀的時候。

認真說起來,宋中丞和孔氏是算不上什麼青梅竹馬的。按照他們年齡的差異來算,當年宋中丞在孔家讀書的時候,孔氏至多也就八歲左右。

就算是宋中丞離開孔家的時候,孔氏也不過十二歲。一個二十歲的人,對一個十二歲的人能有什麼愛情,這話說出來別說是宋嘉言,就連孔家的這些侍女們也都不相信。

不過,事實就是,當時因為宋中丞離開孔家之後愣是二十五六歲都還沒結婚。(注:古人二十五六歲沒結婚是晚婚,畢竟人生七十古來稀,那時候活到七十歲的人很不多,活到六十歲據說都要看運氣。)而聽說他老師的女兒還沒有嫁出去之後,他也很快就派了家人從京城過來求娶。於是,這件事,不知道怎麼的,陰差陽錯貌似就成了一時傳奇感人的愛情故事。(好吧,所有的傳奇愛情故事背後說不定都有殘酷的真相,隻是沒多少人知道而已OTZ。)

如果說以前,孔家的太夫人八成還有些看不上宋中丞,畢竟當時還是宋侍禦史的宋中丞家據說並不是扶風宋家的本家,不過是分家。

扶風宋家跟聖人後裔、當世巨賈的孔家比起來都還是差上一些,分家那就更不要提了。

而且據說他們家在扶風郡的鄉下地少人多,父母倒是俱在,不過家裏兄弟姐妹據說五六個,家裏的情況也複雜地很,這樣的家境當然是稱不上門當戶對。

不過,現在情況就不同了。

孔氏現在已經十七,這年頭,十七歲的女人還不結婚,那多少都會讓人有點側目,而且也不好找,低嫁的可能性本來就很高。

而宋中丞則不同,宋中丞年紀輕輕已經是天子近臣,而且聽孔家在朝中的人說,宋侍禦史言辭頗得天子喜愛。又有孔家當時還在的太公、孔氏的爺爺和身為宋中丞老師的孔大司徒、孔氏的父親兩個人做主,最後,這樁婚事還是成了。

那個感人的愛情故事是真是假暫且不說。不過,宋中丞也算是個負責任的丈夫和父親。

聽這些侍女們背後悄悄議論說,當年啊,據說宋中丞都做到了中丞,家裏不僅沒有妾侍,連當時的官員很喜歡養的家女支都沒有一個。迎娶了孔氏過門之後,他每天的活動不是到皇宮應值散值,就是回家陪新婚妻子。後來有了孩子,他每天的活動又變成了帶孩子,陪孩子。據說,他們家幾個孩子,都是他親手帶大。

這樣的丈夫按照道理來說應該也沒什麼可以挑剔的了。

雖然據侍女們從孔太夫人那兒的侍女聽來的姑太太的抱怨說,比起陪妻子說話,宋中丞似乎更喜歡讀書作賦,而且就算他回家來陪著妻子,也多數是讓夫人陪坐在一邊玩兒自己的,他坐在一旁讀書發呆,不太喜歡說話,隻是偶爾姑太太問他話才說兩句,讓姑太太總是覺得很苦悶。但是照宋嘉言看來,古代的男人能做到這份上,也算是不容易了。

不說古代男人有成就的有納妾的權力,基本不管孩子,就算在據稱男女平等的現代,又有幾個男人會親自帶孩子的?別說每天回家陪老婆了,就算是他們親生的孩子還不就是他們的玩具一樣,有興趣的時候哄一哄逗一逗,沒興趣的時候扔給老媽和老婆?

人生有舍才有得,大不了不就是一個宅貨嘛,像他們這類的宅男不是很好?又不在外麵養情人,也不在家養小妾,而且宋中丞貌似還挺有本事也會賺錢,他愛發呆不就讓他發呆去?而且他一不硬性規定要你織布繡花,二不要求你侍奉姑舅,隻要你自己自娛自樂就好。你還要求什麼呢?人要知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