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世狗血了(修段落)(2 / 3)

他們一家五口在京城住著,一直以來,宋中丞都隻是寄錢送物回扶風郡,而從來沒有說要把父母從沒幾日路程遠的扶風郡接到京城來讓媳婦侍奉。這樣的夫君,就連那些侍女們都覺得“這樣的夫君到哪兒找啊”,就連現在這孔家這受人尊敬的主母鄧氏,還不是偶爾被孔郡守的那個年輕會撒嬌的小妾氣的咬牙?

所以啊,對於孔氏,宋嘉言表示,女人心,海底針,有些女人實在是太不能理解了。

按照道理,夫死隨子,其實孔氏本來是不應該回到母家來的。雖然她老公死了,她還有三個兒子啊,而且她本身也跟著在京城長安都住了十多年了,宋中丞也算是沒有任何對不起她的地方。不說感情不感情的,為他帶大幾個孩子總是應該的。

可是,孔氏卻完全沒有漢朝那幾位王後、皇後、太後們的堅強和魄力。

宋中丞一去,連後事都還沒辦,孔氏就來了信問自從孔大司徒去後遷回老家南陽郡的母親和兄長怎麼辦。

孔家也不一般,這邊一邊派了人到京城給宋中丞料理了後事,另一邊還不等扶風宋家的人到京城來,十幾輛馬車和牛車,就把妹妹和三個外甥接回了家裏。

從目前宋嘉言知道的事情來說,他不認為他這個身體的母親孔氏是個合格的妻子和母親。

倒並不是說別的什麼,隻要看她出嫁是由完全由父母親和祖父決定的,夫妻之間一點小事也要報告給母親,而且丈夫死了,居然連喪事都不能主持來說,其實就能看出她並不是有什麼主見和擔當的女人。

更別提後來,宋嘉言曾經看到的她那一次嚎啕大哭還有看著兩個小兒子如此傷心卻隻顧著跟著母親離開和今日聽見的,她似乎已經同意了把兩個孩子送走的事了。

宋嘉言也知道寡婦帶著孩子很難過,更何況,她還帶著孩子回到了哥哥家裏。但是,且不說帶著孩子回到哥哥家裏是她自己的選擇。難道回到了哥哥家裏,她又有豐厚的嫁妝,還不能好好帶著自己的三個孩子依附著南陽大族的他們在近處生活下去嗎?

就算她有什麼苦衷,想一想他們不過是一個六歲的孩子和一個三歲不到的孩子,從現在聽到的狀況來說,他們似乎從來沒有見過他們遠在扶風郡鄉下的祖父母,他們的父親已經過世了,他們如果到那裏就隻能依靠祖父母和據說是做小吏的幾個叔叔家裏養活,作為母親她又於心何忍?

然而,孔氏卻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居然同意了。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身體是什麼“阿哥子”,而且據說他的舅父和舅媽也就是現在的孔郡守和孔夫人都各自有自己的考量的話,估計他也不能留在這裏吧?而以這個母親來說,如果出了什麼事,她是否能保護這個唯一留在她身邊的孩子呢?宋嘉言總覺得這可能性實在有些低。

一想到他以後要靠那個臉上有著深深的法令紋的外祖母和他那個一臉精明,居然能說服丈夫把年幼的外甥單獨送走的舅母生活,宋嘉言就深刻地覺得自己的前途漸漸地失去了光明。

再想到這個身體的原主的死因,又想到自己以後要寄人籬下可能要麵對的未來,宋嘉言就覺得連死而複生都不是那麼幸運的事情了。

也許是宋中丞的事跡引發了她們內心的幻想。侍女丙忽然歎了一句:“要是我們也能遇到這樣的人該多好?”

侍女甲又是一聲冷笑:“那也得你有這個命!就算是南陽孔家的姑太太,宋中丞死了還不是要帶著孩子回母家?”

侍女丁在一邊用袖子捂著嘴小聲地笑,被侍女丙追在後麵掐著腰和手臂,哎喲哎喲地叫了起來。

“哎……”侍女乙似乎心有戚戚,道,“我阿母說啊,這嫁人什麼啊,其他什麼都不重要,隻要能養家糊口,不要死在咱前麵,能好好養大孩子,以後給咱一口棺材一穴好地,也就夠了……”

話說到這裏就有些沉重起來了。

其實,以她們的出身,以後嫁給誰,要嫁給什麼樣的人又豈是她們說的準的?

運氣好的,被主人指一個年齡相差不遠的仆人嫁了,以後生了孩子給主人的孩子當仆人就是有大福氣了。運氣不好的,別說嫁人了,說不準明天就不知道在哪裏了。這樣的她們,想這麼多又有什麼意思?

大概是不想就這個話題繼續談下去,一下子又找不到其他的話題,幾個侍女沉默了一會兒,就互相打了個招呼不知道跑到哪裏玩兒去了。

宋嘉言半躺在床上,從窗戶的縫隙看著有些灰暗的天空發著呆。回想這一個多月來他聽到的這些聊天,現在他終於大概理清了發生在這個身體身上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