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名聲初顯(2 / 2)

“那先生走了之後那小兒怎麼辦,先生已經是本郡最有名的儒士了。本侯爺還是希望先生可以留下來教導小兒。”

“侯爺放心,在下已經請了一位翰林級別的好友前來教導小侯爺了。所以,侯爺不用擔心在下的離去而沒有人教導小侯爺。”

“那先生不如等待幾日,等那位來了再行離去,不知可否?”劉風出口挽留道。

“不了,侯爺,謝謝侯爺抬愛。我家中有事需要我親自去解決,而且我在信中都已經和我的好友說好了,侯爺不用擔心我的離去會給小侯爺留下什麼不好的影響,而且我那位好友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少則一人,多則三日,三日內必到。”說完這句話儒士心裏也是一陣不舒服,雖然隻是一個借口,但是也有些不好意思,想我堂堂國士級別的先生竟然連一個小孩子都教不了,說出去都丟臉,若是等我好友來了再走,那我就真的是丟臉丟到家了。同時,這位先生心中也是有了決定,要好好研究儒家經典了。

“那就好,那就好。那就讓本侯爺送先生一程吧。”劉風聽到這裏,也是高興了,有了更好的先生來教導劉成,劉風也是放下心來了。

隨後劉風就將那位先生送出侯府去了。

第二日,果真來了一位先生,還是翰林級別的先生。

說到這儒家的等級,就不得不詳細說一下了。

翰林並不是後世明清時期的翰林,隻是一種儒家的一種等級分位。儒家三位九等,分別是童生,儒士,舉人,進士,國士,翰林,大儒,鴻儒,儒聖。童生,指的是初習入學的儒生;儒士,又稱秀才,已經可以算的上是對儒家有了一個初步了解的儒生了;進士,所謂進士及第,就是說已經有了做官的資格了。前三分位,童生,儒士(秀才)和舉人,是習儒的初級階段,所有在這一分位的儒生統稱為學生;中三分位,進士,國士,翰林,可以在一州內任職,造福一方百姓,所有在這一分位的儒生統稱為先生;後三分位,大儒,鴻儒,儒聖,可以在朝堂內任職,成為三公九卿一流的高層官員,所有這一分位的儒生統稱為大儒。而隻有傳說中的至聖,才可以稱之為聖,像後一分位中的儒聖,雖帶有一個“聖”字,但是並不是真正的聖人,所以儒聖這一等級的人又可以稱之為“偽聖”或者“半聖”。

翰林級別的先生來了之後,也沒有和劉風這位漢室宗親多交流,直接就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教導小侯爺。

劉風見他如此,也是樂的清閑。

然而不到兩個月,那位翰林級別的先生也來向劉風辭行了。

和前一位先生的說辭是一模一樣。當然,也保證了再過幾天會有大儒前來教導小侯爺。

有了上一位先生的經驗,劉風也就同意了翰林級別的先生離去了。

同時,劉風心裏有些詫異,難道真如他們所說,我兒真的是天資聰穎?琢磨著要去好好考驗一番劉成。

如此,兩位先生的先後離去,使得劉成“天才”之名傳播一方,聲明大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