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八:秣陵城下雙英會(1 / 3)

第三百二八:秣陵城下雙英會

秣陵城裏,劉備悶坐在房中。

這時趙牛、呂蒙二人走了進來。劉備一見到他們,當即笑問:“征糧情況怎麼樣?”

趙牛、呂蒙二人臉部表情不是好看。

隻見他兩都是搖了搖頭,趙牛開口:“在薛禮時,城內也原本堆積了許多糧草,隻是先前被笮融一把火把倉庫燒了,糧草也都隨之付之一炬。而百姓那裏就更別提了,他們去年就欠收,今年的糧食又沒上來,加上因為這場大火,許多百姓不但沒有吃的,就是家也被這場火燒沒了。我們四處征收,也隻能緊湊全軍一日之需,實在……請明公責罰”

劉備聽完,實在無語。沒糧食怎麼辦?城外可是數萬大軍緊圍著,而孫策也不是好打發的,如果沒糧食,就算想堅持著等到援軍,隻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當然,征不到糧食,也不能怪他兩。對於這場大火,他也是親眼目睹的。火勢實在是猛了,沒燒到隻剩片瓦已經很是不錯了。

他現在做的,隻能是皺了皺眉,沒有開口。

這時,門外一名走卒報說:“城下賊將要見大人”

劉備微微一愣,冷笑一聲:“他這是來責難我來了,不過也好,反正遲早是要跟他打招呼的,此刻正是見麵時候最新章節遺失的星際。”

不出劉備所料,孫策的確的來問罪的。

當劉備來到城頭,看到城下一幫武將簇擁著一個年輕英俊,騎著一頭彪悍憤怒小黃馬的將軍時,劉備也已經猜到。

劉備注目一時,對那年輕人拱手笑問:“是人稱江東孫郎的孫伯符嗎?”。

馬上將軍一身鐵甲,一杆長槍,聽到劉備說話,當即捉馬上前兩步。

風吹來,直灌長纓。

孫策身軀一震,雙手一抬,提眉道:“我正是孫策,你就是劉玄德吧?”

劉備點了點頭,瞥眼看見孫策身邊那位全身甲胄的將軍,不由愣了愣。隻見那位將軍兩眼如秋水的波瀾不驚,兩眉如槍挺的剛毅跋扈,而嘴角卻帶著十分的堅強與傲慢,全身骨骼清秀,又不失男人的長壯如昂藏,實在是一個英姿颯爽的漂亮小夥子。

劉備不由驚歎一聲,接著說道:“孫將軍身邊這位,若我猜得不錯,應該是周瑜周公瑾吧?”

孫策和周瑜都是一愣,互相看了一眼。

不是不錯,是一點都沒錯。

周瑜扯馬上前,拱手道:“我聽說劉使君一向對天下人物都了然於胸,便是從未見過,也能憑借驚人的想象力,聯係起他人的描述,便能一猜就中。今日所見,果然不是虛言在下正是周瑜。”

周瑜這句話回答得可謂十分漂亮,又幹脆。

他雖然驚訝於劉備怎麼會認識自己,但他並沒有陷入這個問題。他也知道,孫策此刻就在身邊,雖然他相信他能信得過自己,但這問題畢竟麻煩,要是回答得太過磨嘰,那就沒事找出事來了。也幸好他反應得快,話說得又得體,既回答了劉備的問話,又同時釋放了孫策心中的疑惑。他把話一說完,也就退居孫策身後了。

劉備嗬嗬一笑,說道:“久聞公瑾大名,今日有幸一見,真乃十分幸事”

周瑜聽他一說,也不好不回話,隻得說了句:“賤名不足掛齒,隻怕要讓劉使君你失望了。”

劉備笑問:“公瑾一向是這麼謙虛嗎?”。

劉備跟周瑜一問一答,倒是把孫策晾在了一邊。

要是一般人,定然是勃然大怒,然後喝斷他們的對話。

但孫策並沒有這麼做,反而嘻嘻一笑,幫周瑜說道:“公瑾乃曠世之英俊異才,與我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他這人一向氣量大度,不但兼具古人謙讓之風,更且雄烈有膽略,非是一般人所能相比。就說玄德你,恐怕也未能相抗”

劉備仰天一笑,也知道孫策要發飆了。

他一笑過後,說道:“公瑾非止於曠世之器,而且身俱仁慈,十分難得,所以我劉備很是對他佩服。他不像某些人的行事作風,就喜歡到了一個地方屠一個地方的門戶,盡做些絕人子嗣,非‘仁者’所為之事全文閱讀官場預言家。”

劉備先發飆了。

劉備發飆,別說孫策,就是周瑜聽著也臉紅。

對於“滅門”“屠殺”這種光榮的事,孫策的確是做過的,而且屢做不爽。

他的習慣,一但攻下一座城池,為了取得地方百姓之心,首先,他就要拿地方上的豪強開刀。而且,他這一刀舉下去,就是滿門、全族。最多殺一次,就達到數千人之多不殺光,把人家滅了種,他是絕對不放心的。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時的地方豪強兼並土地嚴重,為霸一方,魚肉百姓,孫策這時候能把他們拎出來殺頭,的確是大快人心的事,也難怪會得到百姓的支持。隻是,他這種過激的行動,不但演繹了一幕幕人間慘劇,將那些不該殺的殺了,也更加加劇了豪強對孫策的仇視,以及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後來,孫權當權時雖然改變了策略,與地方豪強結好,但就是孫策留下的這個心結,卻始終未能解開,以致東吳的滅亡,與此事也是有著直接的聯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