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七:我以我血抗孫策(1 / 3)

第三百二七:我以我血抗孫策

劉備退居秣陵城後,孫策也退了數裏,在四門外各要口處都駐紮了軍隊。

孫策軍雖然暫時歇息下來,但他們由於是千裏奔襲,糧草自然帶得有限,也隻緊夠數天的口糧。所以等戰事暫時平定後,立即讓陳武、呂範等去湖熟督糧。

這邊還沒打理完,帳外笮融殘部要來見孫將軍。

而孫策既然因為笮融殘部的幫助扭轉了戰局,自然不好意思不待見他們。孫策叫來他們中間的幾個頭領,對他們誇獎一番,聽到他們說到笮融的死,孫策也表示了惋惜。最後,孫策說願意收留他們,並賞賜了些牛酒,讓他們好好幹。這些人得到好處後,自然也就不鬧了,屁顛的回到了原駐地,取消了笮融的旗號,直接打起了孫策將軍的名號。

孫策也知道劉備是迫於形勢暫時退進了城,也怕他隨時會殺出來,所以自己也不休息,帶了人馬親自巡視四營。

而劉備一戰敗後,並沒有馬上回到府上。他直接登上了城樓,觀察城下孫策寨紮。

劉備觀察了一陣後,隻得歎了一口氣,說道:“孫策小兒的確會用兵,難以找到破綻。”

鑒於此,劉備也就沒打算再出城搞個偷襲什麼的給他個見麵禮了。

孫策繞城巡視了一遍後,還沒回到營地,就接到了一個對孫策看來十分振奮的消息。

“離此地數裏處的密林裏,我們偵騎發現了一夥來曆不明的人馬。看他們旗號裝束,與城中很是相似。”

什麼也不說了,孫策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即親自組織了五千人馬,帶了黃蓋等戰將,悄悄的來到了這個密林裏,並悄悄的將密林圍了起來最新章節惡狼高校。

已經是四月末時候,連日無雨,天氣如此幹燥,孫策對付這些處在密林的敵人,也許隻用一把火就能解決。但孫策並沒有這麼做,他先派出使者,進行勸降。

先前已經說過,劉備分兵攻城後,留了部分人馬在這裏守護糧草。本來劉備是準備第二天再傳令運這些糧草進城的,但還沒來得及去辦,誰知孫策半夜就殺了過來。

留守在這裏,看護糧草的士兵隻有一千不到,但這些人中,卻有四個極其重要人物。

一個是軍師中郎將陳宮,一個是參鎮東軍事張範弟弟張承,另兩個是從事中郎簡雍和孫乾。

劉備的四個智囊都在這裏了,孫策卻已經把他們一網圍了起來。

當孫策派來的使者到了這裏時,全營嘩然

本來,陳宮接了劉備的命令,留守此地。下午時,劉備還派人,說已經順利占領了秣陵城,讓他們明日督運糧草入城。可轉眼一天過去了,陳宮還沒來得及把所有糧草裝上車子,突然接到孫策使者的書信,陳宮也是愣住了。

如此大的變故,就如陳宮這樣的智者都是始料未及。

也難怪,昨日的勝利今天的失敗,這也太快了,根本來不及讓人思考,更讓人轉不過彎來。而陳宮所在又離秣陵城幾十裏地,自然不能及時得知秣陵城的變故,再加上勝利已經操之在手,誰又會去想別的?

陳宮到了這時,自然是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的。畢竟是自己太過大意了,在得到劉備的勝利消息後,也就沒加派偵騎來回探聽秣陵城的消息,以致在孫策悄悄帶著人馬到了自己眼皮底下了,還讓他老人家親自派出使者來下這封勸降書。

陳宮接到這封書,腦子裏也是懵了懵,但他並沒表現得太過悲觀。

他對下書人客氣的一笑,還想請他坐下來喝口茶。但下書人並不理他這一套,推說:“孫將軍還在等著答複。”陳宮隻好點了點頭,表示誠惶誠恐,說道:“孫將軍突然蒞臨,我等也沒心裏準備。要不,煩這位兄弟先回去,就說讓孫將軍稍微等等,容我等準備準備,好戎裝出迎。”

下書人自然煩躁,便是眉毛一擰,欲要一口回絕,但被陳宮叫人送來了金錢。所謂錢能通神,這下書人自然看在錢的麵子上,先回去了。

陳宮等這人一走,立即讓人請來簡雍、孫乾、張承等人。

陳宮將書給他們看,他們的臉上都是發生了輕重不一的變化。

他們也知道,要是惹惱了這幫惡棍,隻怕就這營裏一點人馬,啃也不夠他們啃的。

陳宮先說話了:“局麵就擺在這裏,何去何從,你們先好好想想吧。但在這之前,必須先考慮如何處理營中這一大批糧草的事。目今劉大人雖然成功占領了秣陵城,但這些糧草還沒能送到劉大人手上。要是讓敵人知道秣陵城內沒有糧草支撐,隻怕是對劉大人的最大不利。

當然,現在想再給劉大人送去,那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但既然糧草無法運送出去,我們就不能把它們留下。如今孫策就在林子外麵,要是留給了他,那就是我們最大的失誤全文閱讀遺失的星際。以後遇到劉大人,別說你們,就是我也無顏再見了。所以該怎麼辦,大夥兒想想吧。”

陳宮把話一撂,眾人也是陷入了沉默。

孫乾先開口,幹脆簡捷的說道:“依我看,先燒糧草,再殺出去。”

他這一說,得到很多人的讚同。

但陳宮沒有同意。

陳宮道:“我等身處密林,這一燒,隻怕我等也會被燒成灰燼。”

旁邊張承一聽,鼻子一哼,冷笑道:“原來陳軍師是怕死?”

兩邊立即轉來討伐的目光。

陳宮卻是嗬嗬一笑,淡淡說道:“要是怕死,我隻怕早死過不止一兩次了。巨野城時,呂溫侯喪身,全軍無主,要不是劉大人及時出來主持正義,我早被曹操殺了”

兩邊都是愣住了:“既然軍師知道劉大人有厚恩於你,你為何還要反對燒糧殺敵之舉?”

眾人都在七嘴八舌時,隻有一人沒有開口。

簡雍也許是看不過去了,他把揚起脖子的酒咽了半小口,便即重又放了下來。他分開眾人,說道:“都吵什麼吵?陳軍師之所以反對,自然有他的理由,大家先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