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妥?”鄭氏固執的認為錦芸該做自己家的長孫媳婦,要不是錦芸身上有孝,鄭氏早就想將這事先定下來了。
“等到錦芸及笄,還有好幾年,到那時候寧泰都過二十了。實在是將年紀拖得太大。而且媳婦也想過,沈家長房雖然不及姑爺在官場上那般得意,但是沈家長房是沈氏族長,沈家大少爺如今也有舉人功名在身,等下次大比下場,說不定就能中兩榜進士。又有姑爺提攜,沈家大少爺隻要不是個笨的,將來前途也是有指望。而且沈家大老爺雖然在翰林院待了那麼多年,一直不得升遷,但是那也表明沈家大老爺是個妥帖的人,不會生事。咱們府中老太爺曾經位極人臣,實在不需他人來錦上添花。如今媳婦倒是覺得,咱們府上還是穩妥些才好。再說,姑爺即將續娶,錦芸這丫頭年歲又小,其實寧緒倒是更合適錦芸。”
老太太鄭氏沉默,其實她之前也是有猶豫的。畢竟寧泰的年紀擺在那裏,錦芸又實在是太小,真要做親也不是不行,就是要讓寧泰等上好些年。而且媳婦也說了句大實話,姑爺眼看是要續娶的人,看樣子不是王家的女兒,也是和王家有親的人家,比如鄭家。若是再讓錦芸嫁給寧泰,實在是有點打眼了。雖說是結兩姓之好,但是有時候還是要稍微避忌一下。畢竟是在京城,姑爺又是官居左侍郎。老太太想到這裏,覺得這事還是要問問老頭子才是。
“這事你也別急,讓我再想想。”鄭氏將張氏打發走了,想了一晚上也沒想出個好的主意來。一早上便打發趙嬤嬤去請老太爺。老太爺過來後,兩位老夫老妻的人卻是相顧無言。最後還是老太爺問道:“你打發人來請我,是有何事?”
“你年紀也不小了,孫子都快成親了,也別整天往小妾房裏跑。”鄭氏一說起這個,就是滿肚子火氣。
老太爺眼一瞪,“若是說這事,那我就先走了。”說罷就要起身。
鄭氏趕緊開口留人,“我正事還沒說,你還不能走。”
“那你說吧,要是再提什麼小妾的,我可是真的要走了。”老太爺重新坐下。
鄭氏忍著,想著先將正事說了再說其他的。“寧泰如今大了,他的婚事,你是個什麼想法?”
“你看著哪家姑娘好,你做主就是。”
鄭氏恨恨,忍著氣說道:“昨兒大媳婦從姑爺家回來,跟我說了點事。說是沈家長房的二姑娘看著是個好的,看大媳婦的樣子像是挺滿意的。”
“沈家長房?”老太爺終於有點表情了。
“正是!不過我看姑爺家的錦芸才是真的好,這麼小的年紀將偌大一個府邸管理得井井有條。說來說去,也是瀾兒教導有方。”
老太爺看著鄭氏,直接說道:“芸丫頭不行!”
“為何不行?她與寧泰是親表兄妹,錦芸到了咱們家,也不會有人虧待她。”
老太爺皺皺眉頭,對於女婿的打算他也隻是猜到了一點。若是將錦芸說給寧泰,老太爺估計女婿未必會答應。不過這個理由,老太爺不打算跟鄭氏講。隻是說道:“芸丫頭和寧泰相差太大,不利於生養。沈家長房那姑娘,若是真是個好的,倒也可以。”
“沈家長房的姑娘怎麼配得上寧泰,寧泰可是你的嫡長孫。”
“就是因為寧泰是嫡長孫,所以才需要給他娶個穩妥的人回來。難不成你還想給他說個攪家精回來不成?”
鄭氏一張臉都白了,“芸兒很好,什麼叫做攪家精,有這麼說自己的親外孫女嗎?”
老太爺不在意的揮揮手,說道:“我不是說芸丫頭。沈家長房門第也不算低,而且又是沈氏族長,那個二丫頭我要是沒記錯的話,算是沈氏這一輩的嫡長女了。以沈家的家風,想來姑娘的教養是不成問題的。而且沈家長房太太出自汝州杜氏,汝州杜氏在朝中為官的人也是不少。如今的內閣首輔可是和杜氏族長有著點關係。若是寧泰真的娶了沈家長房的女兒,將來出仕,也能多點助力。”
“那沈家長房太太可是出自汝州杜氏的庶支偏房。”
老太爺沒所謂的揮揮手,“這些都是小節,算不得什麼大事。關鍵是寧泰是你我的孫子,若是和杜氏有了這層親戚關係,以後與杜氏族人交往,那也是以太師府嫡長孫的身份去交往。杜氏族人看在我的麵子上,也不可能看輕了寧泰。等將來寧泰出仕,有了這些人的照拂,將來的仕途也能走得順暢一點。”最後總結性的說道:“我看沈家長房的女兒就不錯。你要是不放心,改天找個由頭,將人請到咱們府上,好生相看一番就是了。”
鄭氏瞧著自家相公都這般說了,實在是不好再駁斥了。隻能無奈點頭。至於錦芸,鄭氏想著若是不行,就讓寧緒娶了錦芸也是不錯。總之錦芸在自己的看顧下,也不怕有人讓錦芸受了委屈。
等張氏來請安的時候,鄭氏就將老太爺的意思說了下,當然沒說直說是老太爺的意思。張氏得了確定的消息,這臉上就笑開了,“老太太說的是,是該好生相看一番。這樣吧,媳婦過兩天就下帖子,請沈家大太太過府吃酒。”
“記得給芸兒也下個帖子,這麼久沒見芸兒和康兒,也怪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