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商談婚事(1 / 3)

沈杜氏一回到府中,還沒來得及安排府中事務,就先和大老爺說起話來,還將伺候的人都趕了出去。

大老爺一副吃飽喝足的模樣,嘴裏哼著小曲,顯得極為愜意。沈杜氏咳嗽了一聲,提醒大老爺這裏還有人了。大老爺睜開眼睛,看著沈杜氏,就問:“夫人有事嗎?”

沈杜氏頓時興奮起來,說道:“老爺,今兒你是否有注意到王家的大少爺?”

“王家的?你是說王太師府上?”

“正是!”

大老爺想了想,說:“三個小子都還不錯,聽說大的那個已經考取了秀才。原本去年想下場去考鄉試的,不過王太師說他年紀過小,還是等下一次再考不遲。如今五弟做著禮部左侍郎,怕是下次大比的時候,也是個有大造化的。”

“老爺看著那哥兒也好?”沈杜氏湊到大老爺身邊。

大老爺瞪了眼沈杜氏,問道:“夫人這是怎麼呢?難不成你看上那小子呢?”

沈杜氏興奮的拍了下大腿,說道:“正是!我今兒和太師府的張夫人說上了話,就提了這事。張夫人還相看了咱們家的錦萍,都說是好的。我看他家的寧泰也是有出息的,我打聽了到如今還沒定親。老爺你看這豈不是一樁好親事。”

大老爺先是欣喜,接著又是愁苦,“王太師府上能看上錦萍?寧泰可是嫡長孫,娶妻就是王家的宗婦,這可不是一般人家配得上的。而且不還是有七丫頭嗎?人家王家要和咱們沈家繼續做親,那也是娶七丫頭。”

“老爺糊塗!寧泰已經十七了,七丫頭不過才十一,到了九月也才十二。等到能成親的時候,寧泰都過二十了。”

大老爺卻是不以為意,“男人晚個幾年成親又有何關係,隻要仕途順暢,其他的晚點都是可以的。王家又是七丫頭的外家,沒理由王家放著七丫頭不要,偏偏要和咱們府上結親的道理。”

沈杜氏一聽,也皺起了眉頭,“不過我看張夫人是有意早點給寧泰定親的。”

“夫人糊塗啊!王家老太太和老太爺都在,那輪到一個媳婦說話的份。這事不行,夫人也別多想了。趕緊給二丫頭相一門好親事,二丫頭年紀可不小了,必須得抓緊。”大老爺說完,就回屋休息去了。獨留沈杜氏一人枯坐。沈杜氏歎口氣,不得不說大老爺說的有道理,現如今就等著張夫人那邊的消息了。若是不成的話,是真要趕緊給錦萍相看才是。

張氏回到府中,先是讓人將宜沅送回院子裏看起來,然後直接去了老太太房裏。

張氏可是毫不客氣的將宜沅在侍郎府做的事情說了出來,最後說道:“老太太,都怪兒媳沒看好三妹妹,讓她犯了糊塗。還好侄女是個能幹的,隻說是府中奴才當差不力,衝撞了三妹妹,害的三妹妹摔了一跤,這才不得已找了間空房暫時歇歇。”

老太太一張臉嚴肅得很是嚇人,跟在老太太身邊伺候的一位老姨娘,就是宜沅的親生母親,趕緊給老太太跪了下來,磕著頭說道:“老太太,三姑娘年紀小,不懂事。老太太要打要罰都是應該的。隻是三姑娘也是在老太太跟前長大的,還求老太太看在三姑娘一片孝心的份上,多多憐惜三姑娘。”

老太太盯著跪在地上的老姨娘,怒斥道:“起來,跪在地上像什麼樣子,我有說要將宜沅如何嗎?”

老姨娘在鄭氏的威壓下,不得不爬起來,然後恭恭敬敬的站在老太太身後。鄭氏閉上眼睛,過了會再睜開,已經是一片清明,“三姑娘年紀大了,心也跟著大了。你說當時姑爺也看到了?”

張氏回答道:“正是!不過姑爺是後來到的,最先是芸丫頭帶著媳婦子們過去的。”

鄭氏點點頭,“三姑娘年紀大了,也該考慮這終身大事。你做嫂嫂的辛苦一下,給她找個妥帖的人家,早早打發出去就是了。”

“是,媳婦會抓緊辦的。那三姑娘那邊?”張氏小心的問道。

“這段時間三姑娘就別出院子了,讓她抄寫佛經,也好修身養性。”

“是,媳婦這就吩咐下去。”張氏說完,看了眼四周,又看著鄭氏。鄭氏皺眉,想來大兒媳還有什麼話要說,於是揮揮手,讓無關緊要的人都下去。等伺候的人都下去後,張氏這才說道:“媳婦今兒在侍郎府見到了沈家長房大太太,還有她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如今十六了,溫柔知禮,媳婦看著倒是好的。”

“你是看上呢?”鄭氏也不含糊,直接問道。

張氏緊張了一下,看著鄭氏,然後斟酌的說道:“寧泰已經十七了,媳婦想著也該給寧泰定門親事。沈家與咱們家有親,彼此知根知底的。”

“嗯,你說的沒錯。沈家是和咱們家有親,不過有親的是侍郎府,不是沈家長房。而且男子成親晚一點也沒關係,你何必那麼著急。”鄭氏盯著張氏。

張氏避開鄭氏的目光,說道:“媳婦也是為兒女們著想,寧春眼看也要說親,總不能哥哥尚未定下,就給妹妹辦婚事的道理。媳婦也是急了點。”

鄭氏揮揮手,看來自己這個媳婦是真的急了,於是說道:“寧泰的婚事我有打算,即便是要和沈家結親,那也應該是姑爺府上,而不是沈家長房。”

張氏猛的抬起頭,恍然大悟,急忙說道:“老太太,媳婦看著錦芸是個好的,隻是錦芸如今才十一歲,這年紀差的實在是太遠了。實在是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