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1 / 1)

20

方品奇身無長物,不必清點收束,又無心找人攀談,就獨立於船舷旁,望著遠方的白草黃雲,默默整理著自己的思緒。他對匈奴人的了解不是很多,這個《漢書》記載為夏後氏苗裔的遊牧民族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崛起於中國北方,其民“逐水草遷徙,無城郭常居耕田之業”,而“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秦漢交替之際,匈奴的偉大首領冒頓單於完成了統一大業,開始頻繁地南下入侵中原地區。而隨後的幾百年曆史,也如同在演奏一支時斷時續的漢匈之間戰爭進行曲。起初,漢朝國力薄弱,且奉行“清靜無為”的黃老之學,對於匈奴的挑釁隻能忍氣吞聲,采取了“和親”等妥協舉措。這種局麵到了武帝即位後發生轉變,隨著國庫充盈,武備修整,雄心勃勃的劉徹從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持續對匈奴用兵,先後啟用了衛青、霍去病等軍事天才,並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漢軍橫穿戈壁,深入匈奴帝國中心,襲擊了伊稚斜單於,消滅俘獲了兩萬匈奴人,從此直至西漢結束,匈奴再也沒有對長城腳下和漠南地區產生過威脅。

不過,匈奴人是不甘雌伏的民族,之後和漢朝的爭奪又圍繞著西域諸國的宗主權展開。漢廷在輪台、渠犁等地設置屯田校尉時期,匈奴也於西域設立了日逐王及僮仆都尉,雙方互有攻守,此消彼長。方品奇判斷,自己降臨的年代正是這個風雲變幻的時段。

和“尋夢之旅”最初確定的目的地長安比較,形禁勢格的西域無疑充滿更多的風險,本來無須和異族人正麵接觸,在此卻已經領教了匈奴的凶悍野蠻。他感到無所適從,對來時同伴的期盼越發迫切,又越發覺得難以指望,不得已惟有暗自祈禱,但願這是最後一次見到匈奴人,至少再也不要碰上那個殘忍變態的伊都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