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1)

12

方品奇不無自豪感,但也未改初衷,認為多掌握一些現時的知識畢竟有益,而且本身職業也涉及到古代文字語言研究,懂得如何把握要領,數日過去,已經學會了不少語句詞彙,並能夠和帕昆進行簡單的溝通。

駝背上的旅行享受到的是從容閑適,但體驗過瞬間跨越時空的方品奇未免感覺拖遝,漫漫前路仿佛永無盡頭,忍不住相機詢問宋鈞。

“快了,”宋鈞說,“至多三百裏,四五天的工夫就到了。”

“四五天?就靠這些駝馬?”方品奇詫異,漢製的“裏”稍短,但估算一下,這幾天日行不過四十裏,如何在四五天內走完三百裏的路程呢。話剛出口,又覺得不妥,以當前的物力,不靠駝馬靠什麼?

宋鈞似乎沒有留意到他的緊張,說:“駝馬由帕昆帶領,我們改走水路。”

“水路?”方品奇更是困惑,且不說走水路的先決條件是存在江河湖海,作為承載工具的舟楫又在哪裏呢,雖然道路兩旁生長著不少粗枝大葉的樹木,但若臨時斫伐造船也太費事了吧。

這次沒有貿然打聽,事實上沒等他表示疑問,謎底已經揭開,駝隊又行進了半日,大片的蘆葦沙柳映入眼簾,淙淙的流水聲越發清晰,接下來一道寬闊的河水橫亙在麵前。

“看,這就是孔雀河,”宋鈞伸手指點,“源自西海,通往樓蘭,河麵上每天都有行船。”

“西海”即博斯騰湖的舊稱,方品奇釋然,原來宋鈞要搭乘順風船,看那湍急的水勢,在此改弦易轍確實能夠節省許多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便利,”宋鈞又說,“不日到達樓蘭,方公子要向當地權貴求索‘過所’,兩手空空總不合禮數。這水路上來往的多是商船,我會先替你置辦一份晉見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