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1)

10

“噢,”宋鈞似乎相信了這一套托詞,隻是眼神深邃無比,難以洞察真實的內心感受。“無論如何,總算是化險為夷,方公子接下來有什麼計較?”

“還能有什麼計較?若非宋公施救,我已經倒斃荒漠,如今舉目無親,身無一物,再也沒有什麼發財的念想,隻願找到來時的同伴,早日返回故鄉。”方品奇愁眉鎖眼,一半是做作,一半也是切實的反應,暗暗希望頹喪的表現能夠博取對方的同情,最好帶著自己一起上路。

宋鈞卻像是若有所思,沉默了片刻忽然冒出一句。“知道這裏是什麼地方麼?”

“不知道,”方品奇說,“我是第一次出關遠行,和朋友走散後,一路顛沛轉徙,早已迷失了方向。”

“你的境況確實窘困,”宋鈞說,“斧資缺乏不足為慮,宋某行囊頗豐,可以勉力襄助,但另有一樣東西少了就極其麻煩。”

“什麼?”方品奇脫口問。

“過所,”宋鈞說,“你不該忘記這個吧。”

“過所?”方品奇一愣,隨即猛然想起,“關傳”與“過所”是秦漢以來吏民出入關津要道時必須攜帶的身份證明,它的特征功用在《漢書》裏曾有記載:“兩行增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也。”隨著漢廷勢力的不斷延伸,過所製度在西域範圍也逐漸通行。

“是呀,我的‘過所’夾在行李中,也被強盜搶去了。”方品奇辯解。

“這就很棘手了,”宋鈞說,“西域諸國的政令雖不及關內嚴明,但沒有了‘過所’,照樣無法入城通關,隻能在城邑之間的山嶺荒地奔走遊蕩,一則會受到虎狼蟲豸的侵害,二則有被兵丁當作盜賊緝拿之虞,況且你的朋友也不可能長久滯留曠野,尋找起來更加不易。”

形勢講解得很透徹,方品奇越發憂心忡忡,看著宋鈞,幾度欲言又止,仿佛失去了告哀乞憐的勇氣。素昧平生,對方不僅對自己有活命之恩,而且也有慷慨資助的表示,這時候若繼續奢求,似乎於理不合,也顯得貪得無厭了。

見他疾首蹙額,宋鈞安慰道:“方公子無須氣餒,不妨先聽聽宋某的想法。”

“宋公請講。”方品奇畢恭畢敬。

“老實說,”宋鈞慢條斯理,“眼前我無法斷定貴友的去向,也騰不出空來陪你沿原路查訪。倘若不棄,你可以先隨我同行南下,到時候我設法托人領取一道‘過所’,之後的進退行止就會方便許多,不知你意下如何?”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方品奇驚喜過望,一揖到地。

“何必如此,”宋鈞遜讓不遑,“也許我們去往的方向和貴友南轅北轍,反而費你不少周折呢。”

“尋夢之旅”的同伴渺不可期,是否在此時此地降落也是個未知數,勢孤計窮之際隻有先求自保,方品奇不便明言,隻好反複稱謝。“宋公真乃仁義君子,深恩厚德何以為報?”

“不必介懷,”宋鈞笑著說,“在這條人跡罕至的路上相逢算是難得的機緣,何況同屬大漢子民,在異域彼此照應也是本分。足下的麵相望之福澤厚重,即使沒有宋某援手,也自會化解橫禍。”

謙和誠懇的態度讓人更加欽佩,方品奇還要表達謝意,朱興跑來請示,營帳行李俱已收束完畢,問什麼時候動身。

“時辰不早了,這就走吧。”宋鈞說,吩咐仆從過來攙扶方品奇。走向駝馬的時候,方品奇突然想起一件事,問:“不知宋公此行來自何地?又將去往什麼地方?”

“哦,我們是從渠犁國出發的,”宋鈞緩緩答道:“準備去的地方是樓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