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亂世孤島(2 / 2)

袁術將部隊撤到淮水流域之後,收攏被孫堅解散的部隊,然後讓紀靈率領進攻壽春,驅逐了揚州刺史陳瑀,並自稱揚州刺史,兼領徐州牧,於是占據了淮南一帶。

徐州牧陶謙還沒死,他當然不能同意袁術未經朝廷任命便兼領徐州牧的做法,可他現在也是麻煩滿頭,根本無暇顧及竊據了淮南的袁術。

原來,就在袁術向淮南方向撤退時,徐州下邳當地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叛亂,下邳人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擾亂州郡。徐州的治所便在下邳,如今有人在自己眼皮子低下鬧事,陶謙自然十分惱火,於是立即命令麾下都尉曹豹率領五千步兵進剿,最終擊殺了闕宣。

袁術從人口稠密、冶鐵發達的南陽撤走之後,劉表急忙派出手下將領蔡瑁和張允率軍進駐了宛城,意欲將南陽據為己有。曹操對此很有意見,覺得袁術是被自己趕走的,如今得了便宜的卻是劉表,因此派出使者前往襄陽與劉表進行交涉。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劉表同意每年向曹操提供二十萬石軍糧,而曹操則同意由劉表控製南陽。

洛陽周圍打成一團的時候,關中地區也沒有消停下來。

當初朝廷分封了李傕、郭汜、段煨、張濟、樊稠和王方等人,給他們各自劃分了領地,將他們暫時安撫下來。然而,人心從來都不會滿足,這些手握重兵的軍閥在各自領地內穩定下來之後,又開始琢磨著如何擴大的隊伍,擴張自己的領地。於是乎,各種矛盾開始逐漸的顯露。

先是安北將軍、平陽侯張濟對朝廷劃給自己的領地不滿,覺得北地郡境內人口稀少,常有羌胡作亂造反,不如鎮東將軍、闅鄉侯段煨的領地京兆尹好,所以張濟聯合了同樣對段煨意見很大的樊稠和王方兩股勢力,聚集八萬兵馬,在郭汜的默許之下,前來圍攻段煨。

段煨麾下隻有兩萬人馬,抵擋不過張濟,隻好率軍撤往河東郡,將京兆尹這塊肥肉讓給了張濟。

張濟從北地郡挪到了京兆尹,空餘出來的這片地方立即被馬騰、李傕和韓遂三方勢力盯上,結果馬騰搶先一步派出部下龐德進駐了北地郡。李傕得知之後,立即聯合郭汜一起出兵攻打龐德,馬騰於是邀請韓遂前來助戰,雙方在泥陽一帶發生混戰,馬騰和韓遂的部隊最終不抵李傕麾下的飛熊軍,撤出了北地郡。

李傕和郭汜於是平分了北地郡,繼續在關中地區作威作福。

撤往河東地區的段煨,流年不利,正好遭遇了內附的南匈奴部於扶羅在平陽一帶作亂,段煨於是率軍前去平叛,經過五日激戰,將於夫羅趕出了河東。

於扶羅率領殘餘部隊北上西河郡,在通天山一帶遭遇了袁紹部將高覽的阻截,無奈之下隻得投降,袁紹於是擁有了一支人數超過五千的騎兵。

放眼望去,整個初平四年,大漢境內到處都在打仗和死人,惟獨洛陽周邊二百裏內一片安靜,猶如狂風駭浪之中的一座孤島,雖然顯得渺小,但卻始終無法被巨浪吞噬和湮沒。

劉和對於各路軍閥之間的爭鬥保持著高度警惕,但卻從不在公開場合進行任何評論,他就像一頭守著領地的獅子,隻要別人不來侵犯自己,大家便是相安無事。

因為洛陽處於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所以屢有周邊的百姓前來洛陽避難,對此劉和全部予以接納,並不驅離任何一人。

有人曾經勸阻劉和不要招攬太多的流民,否則到了冬天洛陽又要發生饑荒,劉和對此卻不以為然,依然堅持自己的決定,繼續收留附近逃奔而來的流民。

民以食為天,而國以民為本。

就算到了冬季洛陽再度發生饑荒,劉和相信隻要官民一起努力,還是可以渡過危機。隻要不把人餓死,不出現人吃人的慘狀,熬過這段艱難的歲月之後,大漢的元氣就還在,恢複起來就比較容易。

劉和已經想好了,如果實在還是不行,他就親自帶著一部分流民返回幽州,到時候不僅可以緩解洛陽的吃糧問題,還可以擴充幽州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