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1 / 2)

王烈雖為侯府長史,卻隻是掛了個名,其實郡內大小事務皆由公孫度把持,這從韓珩到來時公孫度派柳毅前去迎接就能看出端倪。

若是王烈真有權力和地位,守衛襄平城門的士兵第一時間應該向王烈彙報此事,而不是直接向公孫度彙報。畢竟同窗來訪這種事情,並非什麼大事,若非那守城的官兵暗中得了公孫度的指使,正常情況下肯定是向長史本人彙報。

至於公孫度派出心腹柳毅前去迎接韓珩,然後又親自陪同韓珩前往王烈的住處,看似熱情重視,實則有提醒王烈的意思。

王烈將韓珩一行迎進府內,公孫康和公孫恭則隨柳毅返回遼東侯府,臨走時柳毅還說公孫度明日將會在府中設宴,為韓先生接風洗塵。王烈和韓珩同時向柳毅致謝,表示明日一定盡早過府赴宴。

進屋之後,王烈屏退仆人,要與韓珩談話,卻發現一個護衛模樣的家夥很是不知眉眼高低,竟然賴在原地沒有出去的意思,於是皺眉不悅,便要開口。

韓珩此來幹的就是看人下菜,看臉色說話的差事,急忙搶先說道:“鮮於都尉,還不向彥方先生見禮!”

鮮於銀對於王烈並無惡感,加之此來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央求於他,便規矩客氣地向王烈躬身行禮。“鄙人鮮於銀,為襄賁侯、幽州牧劉伯安大人帳前步兵都尉,見過彥方先生!”

王烈聽說這名護衛打扮的壯漢居然是劉虞帳前都尉,於是臉色稍緩,轉頭問韓珩:“子佩,不知鮮於都尉扮成你的護衛前來襄平所為何事?”

韓珩便說:“此事說來話長,容我向彥方兄細細道來!”

隨後,韓珩將自己這趟替劉虞父子出使遼東的來意詳細告訴了王烈。

王烈聽完韓珩的解釋之後,眉頭微蹙,說道:“想不到劉伯安如今的處境竟然這樣不堪,堂堂太傅卻被昔日部下逼得四處求援。”

鮮於銀聽了王烈這話,有些不太高興,插話道:“彥方先生此言差矣!吾主並非拿公孫瓚毫無辦法,隻是不想主動挑起戰端,令幽州無辜百姓遭受塗炭。若是公孫瓚依然不知好歹,我家公子早晚會率大軍將其蕩平!”

王烈今年已是五十有三,年紀比劉虞還大上幾歲,此時見鮮於銀出語維護劉虞的尊嚴,於是笑了,說道:“嗬嗬,鮮於都尉還真是個急性子!不知你家公子又是何方高人?竟然可以輕鬆蕩平公孫瓚這樣的強大軍閥。”

鮮於銀一臉得意地回答:“我家公子便是剛從長安返回幽州不久,曾在冀州促成信都會盟,在歠仇水以寡敵眾大敗鮮卑軻比能的劉世仁!”

“劉世仁?”王烈聽到這個名字,有些茫然。

遼東遠離冀州和幽州,中間又隔著公孫瓚勢力、烏桓各部和東部鮮卑,消息傳遞十分緩慢,加之王烈來了襄平之後又是醉心於學問和授徒,對於忽然在幽冀之地“火”起來的劉大公子不熟悉,也在情理之中。

鮮於銀這番話要是對著公孫度說,公孫度保證不會一臉茫然。就算消息傳播速度再慢,如今幾個月已經過去了,信都會盟的事情肯定已經傳到襄平,歠仇水大捷的消息估計還在路上。

韓珩插話:“公子名和,字世仁,乃劉太傅嫡長子,在長安時曾為天子侍中,這次奉了天子密旨,特地返回幽州公幹。實不相瞞,我現在也是公子府上的入幕之賓,這次主要是受公子所托,前來遊說公孫度。”

王烈點頭,說道:“想不到劉伯安為人優柔寡斷,居然養得如此獅虎之子!子佩遠道而來,一路勞頓,今日暫且歇下,遊說公孫度之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

韓珩聽出王烈的話中有話,問道:“彥方兄,此事是否讓你為難了?若是不便,我便直接去見公孫度,亮明身份,曉之以大義和道理,讓其做出選擇!”

王烈苦笑,說:“子佩初來遼東,可能對於公孫度此人還不了解,我便好好對你說一說。”

韓珩和鮮於銀一起點頭,洗耳恭聽。

“公孫度此人外寬而內忌,看似善待士人,招賢納士,實則處處防備,內藏不臣之心久矣。公孫氏欲在遼東自立一國,脫離大漢統治。前日,我曾聽其子公孫康閑聊時談及公孫度最近正下令在遼東各地緝拿一個名叫劉政的人。劉政是北海人,與前來避禍的名士邴根矩同郡,乃漢室後裔,聽說他來遼東避禍之後,甚得士民百姓的喜愛,因此被公孫度所忌,隨便安了一個意圖謀反的罪名,便欲緝拿而殺之。”

說到這裏,王烈搖搖頭,對於公孫度這種做法很是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