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偶然(2 / 2)

“此人心胸狹隘,怕是因此對族中存了怨懟之心,如今又做了楊老爺的義子,我擔心他借楊家之勢對族中不利。”

何父歎了口氣,“說來連軒兒也不知道,我們家與清和鎮楊家也算是有幾分淵源的。楊建棠我也隻是聽過,並無來往,隻是此人並非善類,你們鎮上的傳言隻是冰山一角,你既與他家義子有隙,還是小心為妙。”

蘇惟生與何軒俱是一驚,“此話怎講?”

何父道,“軒兒的娘與楊老爺那位深居簡出的太太,原是同出一族的姐妹,”

說著看向何軒,“你娘原本,就是定給了這位楊建棠楊老爺!”

何父顧不得兩個少年大驚失色的模樣,自顧倒了一杯酒,說起了一樁陳年舊事。

何軒的母親姓顧,原本出自平寧縣顧家。

其實要說何父與顧氏青梅竹馬,也不盡然。隻是一深受寵愛的內宅小姐幼時頑皮,在上元節出門閑逛時被拐子打暈帶到了一間臭烘烘的屋子裏,隨後一名機智的小哥哥帶著她逃出來,並安安全全地送回了家。

那會兒還是太宗年間,顧氏七歲,何父十歲,隻是縣城一間雜貨鋪老板的兒子。

顧家原以為送過謝禮便銀貨兩訖,卻不想二人私底下有了往來,等顧二太太發現時已經過了好些年。

那會兒何父的雙親已接連病逝,何父不甘平凡,已在四處跑商,想著掙出一番家業才好上門提親。

顧氏的父親顧二爺自身雖不顯,連個秀才功名都沒考上,隻留在老家打理庶務,一父一兄一弟卻著實不凡,已算得上京中高門。

所以當年的顧氏,也不是一個窮小子配得上的,顧二太太便急忙給女兒定了一門親事,想讓二人就此斷情。男方正是當時的縣令楊大人一位親近的族侄,年方十八便已有秀才功名的楊建棠。

蘇惟生不解,“伯父,自來進士派官都得離鄉至少三百裏,那位楊縣令既出身清和鎮,又怎能在本地做父母官?”

何父麵露譏誚,“你也說了是進士派官,楊縣令當初連個同進士也不是,隻有舉人功名。他那官兒啊,是捐的!一開始不過是個小小的主簿,後來獻出好幾個女兒,其中有個伺候了先帝太宗,這才一步步做到了縣令。”

“原來如此!”蘇惟生點點頭,捐官品級不高,所以並不必遵守進士派官的規矩。

顧家起初想聯姻的其實是楊縣令,奈何楊縣令家中適齡子嗣都已成親或者定了親,便極力推薦了與自家關係最近、家中也富庶的楊建棠。

當然,何父家受到打壓是不可避免的,父母唯一留下來的雜貨鋪子也無奈之下關門。

隻是二人並未就此退縮。

顧氏已有傾心相許的何父,如何肯另嫁他人?兩人苦求無果之後便索性私奔了,顧家礙於名聲隻能遮遮掩掩地尋找,卻找了半個月多月也沒找到人。